• 消費升級 創新驅動 食品添加劑行業破浪前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4-04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提高營養值,延長保質期,在促進食品功能化、營養化、多元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發展蒸蒸日上,是食品工業體系中科技創新亮點頻出、法規標準與國際接軌、生產經營監管較為嚴格的行業之一。
     
      3月22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展覽會(FIC2018)在上海開幕。為期3天的展會云集了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余家展商和數萬名專業觀眾,展會現場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一應俱全,天然制劑、功能配料、營養產品琳瑯滿目。新時代,食品添加劑行業如何創新發展成為本次展會的熱門話題。
     
      持續發力穩步向前
     
      “2017年,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順應我國經濟平穩發展態勢,與食品工業的運行情況基本保持一致,生產經營總體呈現平穩發展、穩中向好的趨勢。”展會期間,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CFAA)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薛毅公布了2017年我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運行數據。2017年,食品添加劑主要品種總產量達到1125萬噸,比2016年增長約6.5%;銷售額達1098億元,同比增長約6.1%;主要產品出口額為36.3億美元,同比2016年下降約3%。
     
      薛毅介紹,在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的六大品類(甜味劑,著色劑,食用香精香料,防腐劑和抗氧化劑,增稠劑、乳化劑和品質改良劑產品,以及營養強化劑和功能性食品配料)中,2017年我國高倍甜味劑(甜蜜素、安賽蜜等)的銷量達11萬噸(不含復配產品),與2016年同比基本持平;甜菊糖苷和羅漢果苷出口穩中有升,其他產品出口總體下降。
     
      在著色劑產品方面,2017年我國的銷售量為42萬噸,銷售額達37.7億元,出口量為9613噸,同比增長1.2%,出口創匯總額為2.4億美元,同比增長9%。
     
      2017年我國食用香精香料產品的產銷量實現了8%的增長。食用香精香料產品國內市場競爭仍相當激烈,骨干企業紛紛致力于研發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并在產品應用技術服務方面繼續加大投入,提升品牌競爭力,拓寬國內國際市場。
     
      我國2017年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產品的產銷量與2016年相比也有10%的增長,且針對各類食品的個性化復配型產品配方更加豐富,應用更加廣泛。尤其是技術力量不強的中小食品企業對復配產品的依賴性較高,復配防腐劑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前景良好。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逐步實施,我國居民越來越重視健康營養,市場的需求和政策的落實大大促進了營養健康產業的發展。2017年,營養強化劑單品和復合營養素類產品的產銷呈穩步增長態勢,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3等繼續在世界上占有領先優勢。此外,功能性食品配料(包括功能性提取物)也獲得長足發展。“功能性提取物一直是國內企業出口的主要產品大類,多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隨著國民營養大健康時代的到來,功能性提取物產品在國內同樣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薛毅表示。
     
      不懼挑戰力除前弊
     
      在食品添加劑行業全力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新形勢也對食品添加劑行業的環保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7年以來,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部門對企業環保達標情況和排放的督查力度逐漸增強,一些特殊區域更是對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采取停產或限產措施。環保風暴也給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帶來了壓力和挑戰。“許多生產方式采用化工方法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如高倍甜味劑、食用香料、合成色素、防腐劑等產品的生產企業,有一些就因環保要求提高而不得不限產或停產改進。”薛毅表示,未來國家對環保的監督力度會更大,保護環境既是企業應盡的責任,也是企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食品添加劑和配料生產企業應積極加大環保投入,同時在減少各類排放的關鍵技術上攻關突破,切實有效地提高行業各類產品生產環節的環保水平。
     
      食品添加劑一直被列為食品行業的高風險產品,風險等級僅次于嬰幼兒配方乳粉,與乳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同是重點抽檢品種。黑龍江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哈爾濱商業大學原副校長張守文教授表示,目前,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仍然是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大頑疾。如苯甲酸、雙乙酸鈉、檸檬黃、糖精鈉等都是經常被違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為什么頑疾難除?張守文認為:“目前主要是少數中小企業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他們生產條件差,管理理念和方法落后,缺乏懂法規、懂標準、懂規范的質量管理人員。一些不法經營者甚至違法使用非法添加物,卻嫁禍于食品添加劑。”他表示,要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需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仍要加大食品添加劑的科普宣傳力度,使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的理解更加科學和客觀。
     
      張守文表示,目前仍有部分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存在和使用持懷疑態度。例如,一些消費者片面認為“不含防腐劑”的食品更安全,于是便有個別企業打著“零添加”的旗號大肆進行宣傳,其目的則是為了營銷和提高“賣點”,排斥打擊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企業,造成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對此,張守文建議,應盡快修訂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堵住關于“零添加”標注的漏洞。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近年來也一直呼吁修訂《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禁止企業在標簽上使用“零添加”等字樣。“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產業。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不除,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就會越來越低,這將嚴重影響我國食品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孫寶國說。
     
      加速創新前景可期
     
      “食品添加劑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為食品工業繁榮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表示,食品添加劑行業已呈現出緊跟消費升級的發展新趨勢——大批消費者青睞自然提取物,更容易接受天然食品添加劑;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功能食品、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成為市場增長點,帶動營養保健型食品添加劑快速發展;功能多元、風味優化的復合食品大量增加,形成了對復配型添加劑的潛在需求。
     
      此次展會上,耐酸梔子黃、高吸收利用度姜黃、脫味紅花黃、耐酸梔子藍等色彩繽紛的天然色素新產品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薛毅介紹:“天然著色劑產品正在去除多余產能,進行結構性調整,產業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細加工轉變,由單一著色功能向復合功能拓展。”隨著天然色素的弱點被一項項科技所改變,天然色素的應用將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比如在2017年水溶性花色苷類色素表現突出,紫甘薯、蘿卜紅、甘藍紅等產品增長形勢較好。應用市場的拓寬、產品制劑技術的進步,使水溶性花色苷色素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梔子紅色素出口量快速增長,相關企業已經在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的組織下啟動了梔子紅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申報工作,希望能借此開拓該品種的國內市場。”薛毅舉例說。
     
      “創新驅動永遠是行業發展的關鍵點。”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理事長齊慶中表示,新時代下,食品添加劑行業應找出并解決自身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關鍵問題,進一步轉變觀念,扎實練好內功,保證產品質量。同時,還要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拓新的國內外市場。(記者 陸悅)
     
      轉自: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105批進口食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韓國的糖果、海苔,泰國的魚脆片,英國的巧克力,美國的麥片,匈牙利的餅干……4月24日,這些常列在吃貨清單的進口食品被通報。4月24日,質檢總局公布3月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共計466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有105批次產品因...
      2017-04-28
    • 食品標準體系“瘦身”后仍存混亂:交叉、重復、脫節

      “標準一大堆,不知用哪個”——2013年起,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啟動食品標準清理工作,梳理出近5000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最后整合發布為約1000項標準的各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
      2017-03-21
    • 白酒行業或迎來量跌價漲

      白酒行業或迎來量跌價漲

      在白酒行業迎來回暖行情的背景下,多位專家表示,2017年白酒行業將迎來“量跌價漲”局面,龍頭企業借助品牌優勢將實現內涵式發展,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2017-03-23
    • 全球乳制品交易價格指數上漲

      全球乳制品貿易平臺22日公布的交易數據顯示,在最新一次拍賣中,全球乳制品交易價格指數上升1 7%。
      2017-03-24

    熱點視頻

    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 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