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消費在我國的居民消費中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如何在眾多食品里鑒別傳統好食品,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近日,由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立項的《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T/CCPITCSC 014-2018)團體標準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據悉,該標準由中國食品報社與濟南大學教授張炳文共同發起并起草,于2018年4月10日正式發布,5月10日起實施。
《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標準中清晰界定了“中華傳統好食品”的含義和范圍,規范了中華傳統好食品的評價基本原則、評價規則、評價程序、標識使用和評價工作的動態管理,并且明確指出食品的文化價值、健康價值、質量價值和市場價值4項一級評價指標和13項二級評價指標。
據了解,《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標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張炳文教授從2013年開始就進行了大量的中華傳統好食品相關課題研究。2017年10月,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通過了《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團體標準立項程序,標準起草組經過5個月時間完成了調研、編制、征求意見、專家審評等多項工作,并最終獲得標準報批通過。該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對于實現中華傳統食品生產、經營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引導作用。此外,通過制定標準的方式對于中華傳統好食品“走出去”,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并認可,打造中國傳統好食品的品牌化和國際化之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洪捷)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