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菜品標識的營養成分,能滿足外賣訂餐消費者對營養健康和平衡膳食的需求,以后大家不但能吃飽吃好,更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今天,在中國營養學會和餓了么、百度外賣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消費者在吃得安全的基礎上吃得健康。
近年來網絡餐飲持續快速增長,網絡外賣已成為國人繼到店堂食、回家吃飯后的第三種常規就餐方式。為了引導消費者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今天,中國營養學會和餓了么、百度外賣簽署《網絡餐飲營養與健康社會共治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內容,雙方將開展網絡訂餐餐品數據的共享和挖掘研究,分析網絡訂餐人群的飲食消費方式,評估網絡訂餐人群的膳食結構與營養攝入狀況,給予消費者科學膳食指導。
營養專家徐維盛在簽約儀式上就目前的網絡訂餐平臺大數據進行了初步分析。他介紹,數據顯示,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范圍內網絡餐飲排名第一的訂餐時段是午餐,其次是夜宵、下午茶和晚餐,這顯示白領訂餐較多;其次,排名前三的餐品類別是中餐、甜品飲品和西餐。其中,福建甜品的銷量超越上海、廣西、江蘇位居第一;再次,數據顯示,消費者最喜愛的排名前三的菜肴是簡餐類、蓋澆飯類、米粉米線面條類。除新疆、西藏是米粉面以外,其余各省、市、區第一位的均是簡餐。
“根據分析結果,我們建議在選擇正餐時,盡量選低油低脂低鹽的餐品,在非正餐選擇上盡量選擇新鮮的水果或蔬菜制品,而不要經常選擇含糖飲料。另外,要努力培養合理的膳食習慣,做到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表示。
記者了解到,餓了么、百度外賣在今年3月啟動了網絡訂餐菜品營養標識試點,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金華這四個城市引導入網商戶自愿標識在網銷售餐品的原材料,以及對在網銷售的餐品進行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營養成分公示,讓消費者明白消費、平衡膳食。目前,試點城市共有來自30家餐飲企業的1857家商戶的餐品進行了營養標識。
平臺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在監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下,與平臺商戶共同努力,保障消費者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引導消費者吃得更加營養更加健康。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