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發展,中國奶業從小到大,從少到多,甚至在很多領域實現了從弱到強。在消費升級、消費多元、市場細分等新消費趨勢下,乳品企業該如何實現產業升級,頻頻向乳企拋出橄欖枝的資本,又是看中了乳品行業的什么?
從數量到質量的飛躍
有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牛奶產量達到3655萬噸,乳制品產量2930萬噸,人均奶類消費量達36.9千克,已經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70多倍,是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的40多倍。奶類進口折合量1485萬噸,折合整個消費總量5410萬噸,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奶類生產加工進口和消費大國。
2010年以來,國家陸續頒布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達74項,其中產品標準21項,生產規范標準3項,檢驗方法標準50項,特別是嬰幼兒奶粉配方標準,參照歐盟相關標準制定,是世界上要求最嚴、技術含量最高的標準之一。中國乳品市場的大環境與以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近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新消費下的產業升級——2018中國乳業資本論壇”上,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振峰指出,從數字上看,2017年乳制品檢測合格率99.2%,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檢測合格率99.5%;從態勢看,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乳品消費的增長是穩定剛性的,未來消費者對優質乳品的需求還將穩定增長,我國奶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另一方面,我國奶業發展仍面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消費信心還沒有完全恢復,國際競爭力不是很強,消費供給對外依存度接近30%。
新消費帶動乳品產業升級
如何看待新消費下的產業升級?中國高級乳業研究員宋亮指出,首先要理清消費升級的概念。消費升級分兩步走。一是消費者升級,包括消費者觀念升級和行為升級。二是產品結構升級,企業生產出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獨特的產品,來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
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說:“中國乳品經歷了一個不太長的發展過程,但品牌一直在升級,這是長期過程,是系統工程。同時,消費者也是千人千面的,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生活需求,是所有企業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元股份總經理張學慶指出,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在整個消費升級的過程當中,企業內部也可以去做一些細分領域的孵化,實際上也是一個資源,資本如何更加有效的推進產業升級,是有很多課題可以做的。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張養東則認為,消費升級要求乳業多為市場提供優質奶,以優質引導產業發展。如果不能扛起優質發展的大旗,這個產業很難實現良性發展。
國家奶業創新聯盟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廣推動優質奶工程,目前已經在全國22個省份、42家企業進行了示范應用。
黑龍江飛鶴乳業副總裁魏靜表示,消費者對于品質和產品需求不斷發生變化,作為企業和品牌來講,就要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變化,這種需求和變化常變常新。而乳品企業進行品牌升級和產業升級,簡單說就是用高品質的發展來滿足消費者的常變常新。
對于消費升級和品牌升級,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少虹說:“消費升級和品牌升級,在澳優這里體現為更多地做細分市場,更多地關注未被滿足的需求,來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效率,盡可能以最大化回報社會。”
健合集團中國區公關總監朱輝表示,近年健合集團的高端和超高端產品增速高于集團的平均增速,說明消費升級的趨勢非常明顯。企業進行產業升級,就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和差異化的產品以及更多的服務體驗。要更多去找一些細分市場,通過做市場趨勢判斷、消費者調研、市場洞察等,去發現一些新的機會和新的增長點。比如,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里面,有機奶粉一直呈現高位數的增長,這就是一個消費升級的細分趨勢。
高質量發展需要資本推動
無論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消費升級的要求,還是增強實力應對激烈競爭,近幾年國內乳品廠商都在持續進行產業升級,促進了國內乳業市場的快速發展。2017年,中國乳業市場的總銷售額為3753億元,是2007年的3.7倍,超過了同期GDP的增長。盡管如此,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尚有很大潛力,這也引得各路資本競相涌入乳業。“奶業是規模化產業、標準化產業、密集型產業,其高質量發展需要資本的帶動和支持。”周振峰如是說。
乳業的產業鏈特別長,從上游的種養殖行業,到中游的乳制品加工,再到下游的物流營銷服務等,涵蓋面非常大。伊利股份副總裁張軼鵬表示,在乳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隨著創新加速和產業鏈的融合發展,乳業與資本的關系越發緊密,資本對于乳業的壯大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考慮到行業特點,乳業的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對于產業的基礎建設要求也比較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說,乳業需要資本,但與近年來資本熱錢所追逐的快進快出模式,應該說是截然相反的。如何平衡好乳業和資本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對此,張學慶認為,資本往往更愿意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財務投資人與戰略投資人偏好不一樣,財務投資人更多的是關注回報,戰略投資人可能更多的看協同、看長期,所以戰略投資人與財務投資人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當一個企業在選擇財務投資人還是戰略投資人的時候,就決定了資本屬性。”
如何用資本的力量推動乳業高質量發展,天風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劉鵬談了三點看法:第一,如何讓資本去改進產品的賦能。乳制品有一定的同質化,如何在產品端形成有效的黏度,這非常關鍵,目前即使是國內優秀的企業在這一塊都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第二,提升以場景消費為主的渠道和品牌運營。這一塊資本可以去更多賦能,讓乳業的營銷水平更優秀,提升企業乃至整個細分行業的效率。第三,支持平臺化企業和細分化企業的發展。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它的發展是螺旋式的,從淺層到深層的過程,這其中就有資本需要去解決和改造的地方,也可能是未來資本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
劉鵬還指出,吸引戰略投資者是資本賦能的關鍵。從平臺類企業來看,平臺類企業的戰略管理和企業預期管理是戰略投資者最注重的部分;而對于細分類企業來說,有效找到自身的投資方向,持續保持“聚焦”,比如聚焦未來的產品和服務有沒有持續性、有多大空間等問題尤為重要,聚焦渠道和品牌也不容忽視。“在未來的發展中,上市乳企應更注重國際化,做好準備工作。不斷思考如何讓企業走出去,將海外二級資金甚至是一級資金吸引到中國乳企中來。”劉鵬在提到上市乳企的未來發展時如是說。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