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餐飲收入首超4萬億大關 “新吃法”領跑餐飲消費市場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5





      我國餐飲收入首次超過4萬億元大關,逐步邁入了品質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餐飲時代”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236億元,同比增長6.4%。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說,這是我國餐飲收入首次超過4萬億元,標志著我國餐飲業邁入以高質量發展為主要方向的4萬億“新餐飲時代”。數據還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餐飲消費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韓明介紹,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5%,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5個百分點。外賣、團餐、婚慶喜宴等新業態新模式領跑餐飲消費市場。
     
      在餐飲消費中,零售化成為新餐飲時代的重要特點。韓明介紹,在互聯網、物流冷鏈技術的推動下,餐飲企業呈現出新零售屬性,即“堂食+外賣+外送+流通食品”的特點顯著。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美食百強榜”顯示,零售化對餐飲收入有著突出貢獻。一批餐飲企業加強名菜名點的工業化,通過餐飲門店銷售+零售,線上線下結合,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榜單也反映出月餅、粽子等季節性產品已經成為行業的重要組成。
     
      當前,高體驗式消費場景也成為餐飲門店的一種新趨勢。韓明介紹,隨著追求新奇性、互動性、體驗性的新生代消費群體成為消費主力,高體驗式消費場景成為餐飲門店的新趨勢。通過門店視覺設計、菜品設計、器具選用、互動設計等為消費者打造沉浸式場景,提高消費者體驗參與感的各種IP餐廳粉墨登場。此外,智能科技也在進一步優化顧客的消費體驗,馬云的無人餐廳、京東的未來餐廳、海底撈的智慧餐廳等相繼營業,餓了么外賣機器人也投入運行。融合體驗、零售、跨界等元素的新餐飲嘗試越來越多,并越來越多元化。
     
      動一動手指,幾十分鐘之后,美味即可到家。叫外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就餐新選擇。人們在通過互聯網享受便利的過程中,大數據應用也成為餐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韓明介紹,在餐飲業,除了為消費者精確畫像精準營銷之外,大數據正在應用于餐廳定位、選址、經營決策、營銷策劃、供應鏈、運營管理等領域。有的企業利用大數據做新店選址、換季菜單;有的通過大數據打造信息化組織系統,實現連鎖體系高效運行;有的則借助口碑大數據精準營銷,并推出無人智慧銷售;還有一些品牌基于數據分析精準獲客。
     
      此外,綠色餐飲成為餐飲業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我國提出,打造“節約、環保、放心、健康”的綠色餐飲。到2022年,培育5000家綠色餐廳,每萬元營業收入(納稅額)減少20%以上餐廚廢棄物和能耗。(記者 亢 舒)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酒企密集發布2017年銷售策略 兼并重組望成趨勢

      3月23-25日,第96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將在成都召開,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就此發布了經營、招商相關的策略。多位酒業專家表示,2017年白酒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升,白酒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兼并重組將成趨勢。
      2017-03-21
    •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就《食鹽專營辦法(修訂送審稿)》和《鹽業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強化食鹽安全管理,要求建立食鹽信用管理制度,從食鹽生產、批發等方面,進一步保障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
      2017-03-21
    • 乳業應向現代化生產要競爭力

      我國乳業競爭力不足在于高成本,因此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產業體系。一是降低養殖成本;二是優化產品結構。
      2017-03-21
    • 食品標準體系“瘦身”后仍存混亂:交叉、重復、脫節

      “標準一大堆,不知用哪個”——2013年起,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啟動食品標準清理工作,梳理出近5000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最后整合發布為約1000項標準的各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
      2017-03-21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