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前西紅柿價格翻倍,新發地外地緊急調運保供應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5





      去年同期價格過低,農戶大幅度減種,上市量下降導致價格翻番。據統計,1月23日新發地西紅柿上市量30萬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50%。
     
    節前西紅柿價格翻倍,新發地外地緊急調運保供應
     
      盡管今年節前北京菜價普遍偏低,但仍有部分蔬菜進入了“暴漲”區間,比如西紅柿和黃瓜。新京報記者從北京新發地了解到,目前新發地市場內西紅柿批發價最高已經漲到了4塊錢一斤,比去年同期上漲123%。上市量大幅降低是導致西紅柿價格翻倍的主要原因,目前北京新發地已動員商戶在全國產地大量收購西紅柿,并邀請全國其他大型批發市場將西紅柿往北京市場調運,保障北京節日期間市場供應。
     
      西紅柿價格大漲 5年平均價仍屬中等
     
      據北京新發地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目前新發地市場西紅柿的價格是1.8-4元/斤,去年同期是0.8-1.8元/斤,同比價格上漲123.08%。張月琳表示,上市量同比大幅下降導致價格同比大幅上漲。 1月23日,西紅柿上市量是30萬公斤,比去年同期的60萬公斤下降50%。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西紅柿主產地有兩個,一是北方大棚生產的,產地包括內蒙古、遼寧、山東。二是南方產區以云南元謀為主;春節前后,四川攀枝花米易縣的西紅柿也可以上市。
     
      去年同期,西南地區的西紅柿處于大幅擴種狀態,云南元謀、四川攀枝花的米易縣擴種程度明顯,導致當地西紅柿最高的收購價在0.2-0.3元/斤,大量西紅柿爛在了地里。2018年生產季,大批農戶西紅柿減種,減種的幅度在60%-70%;由于去年同期西紅柿的價格過低,今年北方大棚西紅柿也同步減種,減種的幅度在50%左右。
     
      張月琳表示,今年西紅柿價格特別突出,還因為去年同期西紅柿的價格在近5年同期中處于最低的價位,“平均價只有1.3元/斤,比前年平均價3元/斤下降56.67%,前年的價格在近5年同期中處于最高的價位,導致去年同期下降的幅度過半。”
     
      不過,按照冬季西紅柿的價格來看,今年目前的價格在近5年同期中處于中間的位置,屬于正常的價格區間。
     
      北京價格偏低,產地西紅柿不愿進京
     
      張月琳介紹,近期西紅柿價格上漲是全國性,幾個主產區一級西紅柿的價格一般在3.5-3.8元/斤之間,從產地到新發地市場,人工分選、包裝、運輸到銷售,中間發生的費用約在0.4-0.6元/之間,北方產區運費略低一些,南方產區進京的運輸費用、保鮮費用、損耗費用略高一些。按照產地收購價來看,新發地市場商戶在經營西紅柿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虧損現象,虧損比較嚴重的是經營南方產區西紅柿的商戶,前期曾經出現1家商戶3-4天虧損近20萬的現象。
     
      近期市場上西紅柿的價格穩中有升,虧損幅度縮小一些,有的已經進入盈虧平衡點。目前商戶面臨的形勢主要體現在產地價格上漲、市場價格難以上漲的狀態。相較全國的各大中城市,北京西紅柿的價格還算是最低的,所以,在產地,一些西紅柿都愿意流通到價格相對較高的大中城市了。新發地市場商戶比較多,能力比較強,北京的供應狀況與其他大中城市相比,仍然屬于供應能力最強的。
     
      目前全國已經進入春運狀態,離京的人員與日俱增,北京的消費人口在逐漸下降,如果按照目前的上市量,隨著消費人口減少,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不過張月琳也表示,如果產地的價格在臨近春節的時候繼續上漲,北京的價格也會有所上漲。但由于其他蔬菜的價格相對低廉,西紅柿的價格也會受到制約,價格上漲的空間有限。
     
      據新發地統計,2018年10月份以后,西紅柿的價格躥到近5年同期的最高點,隨后價格雖有回落,也仍然處于相對較高的價位。由于近幾個月西紅柿價格的高企,從2018年年底開始,西紅柿的育苗量大幅增加,農戶種植西紅柿的意愿普遍增強,預計到3-4月份的時候,北方產區大棚西紅柿的上市量會明顯增加,南方產區的西紅柿在3月份前后也會大幅增加,西紅柿的價格會重新進入下降區間。“目前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并且提示農戶規避農業生產的大小年現象,防止西紅柿的價格再一次跌入低谷。”
     
      派商戶全國產地大量收購西紅柿
     
      張月琳告訴新京報記者,為了增加節前西紅柿上市量供應量,拉低價格,新發地市場已派出多個業務小組,帶領商戶去內蒙古、遼寧、四川、云南、海南、廣西等西紅柿主產區進行大量采購;從新發地定點生產基地大量調運西紅柿進京,補充市場缺空。
     
      同時,新發地市場作為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單位,已向全國大型批發市場致函,請兄弟市場將西紅柿往北京市場調運,共同保障節日期間市場供應。安排內蒙赤峰、海南瓊海、安徽蒙城、河北高碑店等分市場,由他們負責動員組織西紅柿商戶往北京調運西紅柿銷售。
     
      目前,市場已騰出足夠的卸貨場地,動員長期販運大戶將西紅柿運到市場卸貨交易。一方面能增加供應量,保障供應;一方面還能平抑節前物價。
     
      另外,發揮遍布市區的便民菜店和廂式直通車、“來顆桃”品牌生鮮連鎖超市的優勢,盡可能縮小西紅柿批發與零售之間的價格差,將更多的實惠留給終端的消費者。
     
      據統計,節前北京新發地市場蔬菜、水果日上市量均超過兩萬噸,上市量充足,價格穩定。1月23日,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2.16萬噸,平均價2.58元/公斤。水果上市量2.97萬噸,平均價7.81元/公斤。(記者 陳琳)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酒企密集發布2017年銷售策略 兼并重組望成趨勢

      3月23-25日,第96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將在成都召開,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就此發布了經營、招商相關的策略。多位酒業專家表示,2017年白酒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升,白酒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兼并重組將成趨勢。
      2017-03-21
    •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食鹽專營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將建信用管理制度

      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就《食鹽專營辦法(修訂送審稿)》和《鹽業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強化食鹽安全管理,要求建立食鹽信用管理制度,從食鹽生產、批發等方面,進一步保障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
      2017-03-21
    • 乳業應向現代化生產要競爭力

      我國乳業競爭力不足在于高成本,因此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產業體系。一是降低養殖成本;二是優化產品結構。
      2017-03-21
    • 食品標準體系“瘦身”后仍存混亂:交叉、重復、脫節

      “標準一大堆,不知用哪個”——2013年起,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啟動食品標準清理工作,梳理出近5000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最后整合發布為約1000項標準的各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