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步入穩步發展階段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10





      近日,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六屆一次理事擴大會在上海召開。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薛毅代表理事會向大會做了主題報告。薛毅在報告中總結了5年來行業生產經營概況和特點。他指出,5年來,我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得到穩定發展,行業實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據薛毅介紹,從2014—2018年,行業經歷了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大幅波動的階段,包括食品工業在內的國內各工業行業,也逐步從高速發展轉變為穩步發展,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同樣也進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根據行業骨干企業上報的主要品種生產銷售數據來看,5年來,食品添加劑主要品種的產量從947萬噸增長到1200萬噸,年均增長率為6.3%;主要產品銷售額從935億元增長到116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6.0%;同期出口額則基本維持在36億—37億美元左右。行業生產經營的趨勢是保持穩定發展,主要品種產量和產值波動不大,部分品種產能還處于過剩狀態,少數品種受外部因素影響出現短時性緊缺,但很快就會恢復供需平衡,行業一直發揮著保障食品工業生產的重要作用。


      穩發展、保增長是行業發展主旋律


      近5年來,是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且不確定因素上升的階段,國內各個行業不同程度地遭遇增長速度減緩的情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也不例外。受國內實體業普遍下滑的影響,這一階段食品添加劑的增長速率發展變緩。一方面,隨著行業體量逐步增大,已經很難保持原有的高增長速率;另一方面,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食品工業整體發展速度放緩。這一影響也沿著生產鏈傳遞到食品添加劑行業,進而影響到行業整體經濟效益。


      薛毅認為,在相對困難的經濟環境下,以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為主體的各行業企業并沒有止步不前。相反地,各企業面對困難,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努力開拓國際和國內市場,升級改造現有生產技術,研發食品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充分保證了食品工業發展對食品添加劑和食品配料的需求,擴展了行業在社會的正面影響力,保持行業的穩定發展。特別是在國際貿易爭端頻發,貿易壁壘增加,關稅和出口退稅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保持行業產品出口額沒有下降。


      行業產量和銷售額均實現近30%增長


      薛毅指出,隨著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規范,行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日益規范,行業企業的規模和產品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據有關數據統計,行業現有取得許可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3000多家,按照取得生產許可類別區分則為: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1623家,食用香精生產企業720多家,復配食品添加劑企業957家。單純從企業數量來看,這5年不但沒有明顯增長,而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一些小企業因成本、競爭力等因素退出行業。


      盡管企業數量減少,行業產品的產量和銷售額均增長近30%,這說明行業企業仍舊在通過擴大產能、技術改造和技術升級、在原料基地附近設立分廠等方式增加產能和銷售額。


      同時,行業的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擴大企業規模或組成企業集團,使行業企業的規模實力不斷增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行業在國內(包括香港)上市的公司有20家,其中公司(集團)市值為百億以上的有6家;50億—-100億元以上的有5家;30億—50億元的公司有2家;10億—30億元的公司有6家;10億元以下的公司1家;2014—2018年行業新上市的公司5家,還有一批行業骨干企業正在積極運作上市。


      科技創新持續推動企業向上發展


      薛毅指出,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在國內外都是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之一,其研發的新產品用于食品后都能夠提高食品產品質量,使產品升級換代、增加花色品種或改善營養提高健康水平。近年來,行業通過創新研發大量食品添加劑和配料新品種,僅國家衛生部門公告的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就有37個(包括營養強化劑8個),新食品原料35個(包括菌種6個)。這些新品種的應用,大大豐富了食品產品的有益成分和加工生產的便利性,促進食品業開發生產適合消費者市場需求的新穎產品。5年間,行業繼續扮演食品工業技術創新引領者的角色,研發并完成許多科研成果。這些成果不僅直接應用到食品工業產品和生產過程中,轉化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且有一批成果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如,行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5項。行業現已有設立博士后工作站或國家、省級研發(技術)中心或檢測中心的企業20多家。這些企業包括如杜邦、安琪酵母、阜豐、山東保齡寶、山東龍力、愛普、晨光、河南中大恒源等。這些高水平工作站、研發中心的設立,不僅增強了企業的研發能力、提高了企業的科技水平和服務下游應用企業的水平,也有助于提高行業企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為企業今后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行業需重視環保問題


      近年來,行業企業面臨的環保壓力明顯上升。薛毅認為,這種因環保加壓對行業企業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行業、區域全覆蓋,嚴格執行無差別。近些年,隨著政府環保要求的提高和管理力度的加強,企業生產忽視環保或采取投機取巧方式生產已經不可能,行業多數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響應政府號召,屬于化工類的企業逐漸搬遷至化工園區,嚴格按照要求排放和生產,其他類企業亦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改進或更新環保設施,使產品生產達到環保要求甚至高于現階段環保要求,改善行業企業在環保管理部門不好管、不易管的形象。但是,企業同時反映在政府部門嚴格環保管理的時候缺乏精細化管理的步驟,食品添加劑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的種類多、生產工藝各不相同,所有企業按照大類甚至按照一個環保要求,不盡合理,一些企業也無法做到,影響到了這些產品的正常生產經營。


      二是對行業企業的環保管理趨向于專業化。過去由于食品添加劑行業在國家沒有專門分類,相關的行業企業規模偏小,環保方面沒有訂立專門的法規和標準。近些年,國家有關部門對食品添加劑產品生產的環保要求提高,組織開展相關的污染物排放調查以及編制和制定相應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管理辦法,協會也組織行業企業積極配合這方面的工作,在食品添加劑企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和許可規范研討等工作中,代表行業反映意見和建議,力爭制定出的標準和規范能夠切合行業實際,有效管理行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但是,在配合相關機構和部門做這些工作時也發現,食品添加劑產品除少數外,大部分在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和其他污染物,且生產工藝過程不盡相同,原料除化學品外,很多還是天然農產品或林產品,產生有害污染物較少。因此,考慮到行業特性,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對行業生產企業開展調研,最好不要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用一個標準或規范從嚴要求行業所有企業。


      要在專業和精細化服務上下功夫


      5年來,食品添加劑行業的產量和銷售額穩步提高,年均增長速率都在6%以上。薛毅強調指出,根據同期行業企業反映,企業的效益和利潤卻沒有同比例增長,這中間有企業生產成本的增長速率高過產品價格增長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行業企業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產能過剩的品種越來越多,部分產品出口量下降,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越發激烈。為搶占市場份額產品價格無法同步上漲甚至保本、虧本降價銷售,導致行業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下滑,也是部分中小企業被兼并或退出行業的原因。提高行業整體效益,是行業生產經營中必須正視的問題之一。行業企業不僅要在研發新產品、更好滿足食品工業需求上下功夫,也應根據食品生產企業產品生產和研發的要求,提供更加專業和精細化的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進一步提高產品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記者 鮑小鐵)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