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速放緩 集中度低 調味品行業亟待創變與重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12





      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調味品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正是得益于其必要性,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迅速,成為了食品行業增長較快的品類之一。


      然而,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傳統調味品行業面臨增速放緩、集中度低、整體競爭力弱等難題。如何打破壁壘占領行業高地?3月20日,由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辦公室主辦的“大國工匠·調味中國”第十屆全國調味品行業創新發展論壇上,來自業內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與會專家認為,調味品行業正處于戰略提升和行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從業者應積極調整“姿態”,把握時代紅利,順勢而為,向產品多樣化、營養健康化等多方面升級,開啟調味品行業全新的創變與重構之路。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大家想聽哪個?”資深調味品戰略營銷實戰專家張戟借用馬云的經典開場,一語道破我國調味品產業未來發展的困境和機遇。“好消息”指的是調味品行業近十年一直保持著量價齊升的增長態勢,相對于其他同類食品消費行業,調味品行業正處于戰略提升和行業升級關鍵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優勝劣汰趨勢明顯,龍頭企業市場主導性增強,未來提升空間大,前景可期。


      相較于2015年調味品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近幾年該行業增長相對放緩,整體格局大幅調整,產品向細分化、多元化轉型。然而,面對新的形勢,很多調味品行業從業者并沒有及時跟上發展“步伐”,轉變工作“思路”。那么,“壞消息”就是這個行業的未來不一定是你的,只有抓住風口,長線發展,才能把握住自身未來的發展。


      張戟也指出,目前調味品廠商面臨著四大挑戰:品類之爭、品牌之爭、區域之爭、渠道之爭,誰成為品類代言人,誰就能占據消費者市場。因此,調味品企業能否做大規模,關鍵在于能否拓展品類市場邊界,挖掘品類的“非顧客”,強化品牌影響力,構筑強勢根據地,為品類開拓更廣的市場空間。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目前資本運作正在成為調味品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新零售格局的形成也讓多數經銷商無所適從。調味品從業者已經認識到行業面臨的瓶頸和問題,如何打破壁壘占領行業高地已成為行業共識。同時,眾多企業也在謀求創變與重構。


      “未來消費者需要什么?”


      “‘想消費者所想,及消費者所及’,是調味品行業創變的關鍵。”四川省川聯川菜調料商會秘書長劉君貴認為。


      2019年,消費者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健康養生、可追溯等多個方面。劉君貴說:“消費者希望能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安全是食品生產廠家應守住的底線。但相關食品安全的問題還屢屢發生、屢禁不止,造成該問題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惡性制造、功利性銷售、隨意性生產。主要體現在:不法食品企業為追求利益將對人體有害的食品送入市場,食品生產廠家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管理不嚴,造成食品添加劑過量。”


      “產品可追溯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關鍵點。”劉君貴指出,若能打造透明可追溯體系,讓消費者一看就知道食品原料來自哪里、生產過程如何、產品主要成分有哪些等,那么消費者將更信賴這種食品。同時,食品制造企業也應緊跟時代步伐,融合全球風味特色,結合90后、00后消費群體新理念,實現產品再升級。


      “寬度一厘米,深度一公里”


      調味品行業的創變與重構需要“寬度一厘米,深度一公里”的鉆研精神。古格王朝品牌設計顧問公司創始人夏科指出,調味品行業需要技術革新、傳承發展,更需要“匠心”,也就是專注于食品安全保障,產品風味提升等,進行“寬度一厘米,深度一公里”的產品再升級。以張飛牛肉、鯉魚菜籽油多年深耕市場為例,調味品企業應在清楚自己核心產品、核心輸出理念等品牌資產的同時,也要升級產品工藝、提升產品品質,讓消費者對產品有更好的美味體驗感。


      如何進行產業重構再升級?夏科表示,首先是市場邊界重構,要更大范圍拓展市場;基于核心價值定位的品類重構;深挖消費者需求,細分市場;從類型、密度、強度等方面渠道重構;從績效激勵、工作流程等方面進行人才組織重構。


      “行業變革與升級必須與時俱進把握商機。”中糧屯河番茄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延軍認為,目前國內市場升級品牌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涌現,在新的市場及營銷環境中,要想實現品牌轉型升級,產品更新換代,必須具備創新及匠人精神。中糧屯河番茄就是以“中餐西式化、西餐中式化”的理念,大浪淘沙,探索出適合國內發展的戰略及創新模式。


      據介紹,國內番茄調味品市場,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60萬噸。其中中糧屯河的市場份額也得到逐步提升,產品比例三年內提升了20%。□宿志紅


      轉自:中國市場監管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