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是健康中國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近年來,為推動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奶業全面振興,國家接連推出奶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推動奶業快速發展。
政策指向奶業高質量發展
6月3日,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提出要大力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品牌培育"行動計劃。而通過梳理近兩年的國家重點政策記者發現,對奶業的扶持與振興一直是政策的重點關切。
2017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18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加快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多項措施;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2018年12月26日,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2月19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亦對奶業振興提出了相關要求。
談及政策密集出臺的背景,光明乳業相關責任人表示,雖然2000年以來,中國奶業快速發展,奶牛養殖水平和乳品質量明顯提高,但也面臨著產業競爭力弱導致進口乳制品市場份額不斷上漲,乳品安全事件頻發導致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缺乏信心等困境。因此,亟需完善產業鏈利益鏈接機制,推進奶業提質增效,提升品牌競爭力,以促進中國奶業振興和高質量發展。"一系列綱領性文件的發布,旨在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說道。
"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食品產業的關注度和幫扶度在逐漸提升,而乳業作為民族產業的希望更是被列為幫扶的重中之重。"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從政策、資本、產業、渠道和消費端都可以看出,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越來越接地氣、越來越關注民生"。
結構優化提升成效已顯現
在政策的推動下,哪些領域將受益?企業應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在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這些政策首先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準入門檻;其次,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監管,建立了懲罰機制,對不法企業和商販起到了震懾作用,為保障中國乳品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奶業政策涉及了一二三產業,覆蓋面和影響面都十分廣泛。但顯然,國家最關注的還是如何幫助第一產業的奶農和養殖戶,如果奶粉國產率達到60%,將對中國奶農的扶持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三產如何融合、如何幫扶中國奶業結構提升是國家政策研究的重中之重。"朱丹蓬表示。
君樂寶相關負責人則認為,在這些政策的扶持下,奶業人共同努力,中國奶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將大幅提升,龍頭企業將發展壯大,品牌建設將持續推進,質量監管將不斷加強,產業素質將日益提高。
"以奶源為例,中國奶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奶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企業基本實現奶源自給、規模養殖,并且奶源指標已比肩日本和歐盟等。在嚴格監管下,中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消費信心不斷增強。奶業生產與生態協同發展,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奶源基地、產品加工、乳品質量和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該負責人表示。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