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并發布《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推進保健食品注冊備案雙軌制運行,建立以原料目錄和功能目錄的“兩個目錄”的開放多元的保健食品目錄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產管并重,力求社會共治。
據悉,《辦法》將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能不能進目錄有規可循
從梳理得知,《辦法》規定,除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外,納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的原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是具有國內外食用歷史,原料安全性確切,在批準注冊的保健食品中已經使用;
二是原料對應的功效已經納入現行的保健功能目錄;
三是原料及其用量范圍、對應的功效、生產工藝、檢測方法等產品技術要求可以實現標準化管理,確保依據目錄備案的產品質量一致性。
同時,《辦法》規定了保健食品原料目錄有以下情況的不得列入:存在食用安全風險以及原料安全性不確切的;無法制定技術要求進行標準化管理和不具備工業化大生產條件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禁止食用,或者不符合生態環境和資源法律法規要求等其他禁止納入情形的。
目錄并非一成不變
據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介紹,保健功能目錄規定了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范圍,原料目錄界定了注冊與備案的通道,納入原料目錄的,可以直接備案。
對納入目錄的原料和保健功能,設置了再評價和退出機制。
對于最新研究發現有風險、科學共識有變化的,可以及時啟動目錄的調整程序。
“兩個目錄”均可提議納入
《辦法》規定,任何個人、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在科學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均可提出納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功能聲稱目錄的建議。主管部門按程序要求組織審查、公開論證,對于符合要求的就可以納入目錄。
“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社會資源科研優勢,提高原料和功能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解決目前單一政府主導而科技力量不足的問題,提高備案產品和注冊申報質量,提高審評審批效率。”周石平解釋說。
此外,《辦法》還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目錄制定,鼓勵企業既繼承傳統中醫養生理論,又充分應用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研究開發新功能新產品。改變目前產品低水平重復的現狀,促進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周石平強調,《辦法》實施后,原料目錄和功能目錄將成熟一個、發布一個。隨著目錄不斷擴大,備案產品增多、注冊產品減少,生產企業和監管部門的制度成本也會大幅降低。“兩個目錄”實現注冊備案雙軌運行,用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有效,力爭管住、管活、管優,用科學監管理念促進產業高質量的健康發展。
轉自:人民網-財經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