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日進最熱中伏:二伏面條吃起來,除煩潤燥厚腸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25





    26日,將迎來今年“暑伏”里的中伏。今年有“倆中伏”,總共20天。專家提示說,“暑伏”天里,中伏最熱,公眾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溫。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進入“暑伏”后,得經三個“伏”——頭伏(初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伏天”才算結束。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就今年的“暑伏”來說,7月16日進初伏,7月26日進中伏,8月15日進末伏,8月25日出伏。其中,中伏為20天,俗稱“雙中伏”或“倆中伏”。


      “雙中伏”是否意味著一定要熱20天?羅澍偉表示,中伏的天數是按傳統歷法中干支紀日的排列狀況計算的,“雙中伏”不意味著悶熱的高溫酷暑會持續20天。高溫高濕天氣出現的因素很多,如副熱帶高壓持續時間的長短和強弱等。


      “頭伏餃子二伏面”。隨著中伏的到來,用切面、抻(拉)面做的打鹵面、炸醬面、涼面等成為很多家庭的首選,面館的生意也格外紅火。


      羅澍偉介紹,面條源于中國,漢、魏時期就已有“伏日食湯餅”的習俗。“餅”是當時面制品的統稱,煮面條需用開水,所以稱“湯餅”。


      “傳統中醫認為,小麥味甘、性涼,厚腸胃,除煩潤燥。此時恰值新麥登場,以此做成的面條綿軟香甜,清爽適口,易于消化。吃熱面時出汗,還可祛除體內濕熱和暑氣。”羅澍偉說。(記者周潤健)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關注棗莊市中首屆青年發展論壇,聽秘書長怎么說 關注棗莊市中首屆青年發展論壇,聽秘書長怎么說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