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新能源和算力深度融合 增加“綠色算力”供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13





      今年以來,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智能算力規模加速增長,算力用電也快速增加。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實施一批算力與電力協同項目,開展算力、電力基礎設施協同規劃布局。當前,國內算力用電需求呈現怎樣的特點?


      在天津濱海高新區,一個大型云數據中心規劃總服務器容量30萬臺,今年預估用電量將達到4500萬千瓦時。這個數據中心近日投運了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項目,每年可生產1200萬千瓦時電,同時通過購買綠電,預計可以實現100%的清潔能源供應。


      在京津冀的算力樞紐張家口,截至目前已建成29項大數據中心項目,累計投運服務器超150萬臺。今年1至7月,張家口數據產業集群用電量超33億千瓦時,同比增幅達31.4%,創歷史新高。


      以張家口為例,數據中心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從2019年的6.8%增長至2023年的20.1%,替代鋼鐵產業成為用電量第一大行業。根據中電聯數據,今年1—7月,我國互聯網數據服務用電量同比增長了33.1%。


      國內新能源和算力深度融合 增加“綠色算力”供給


      一面是國內算力用電在井噴式增長,另一方面,國內光伏風電裝機規模也首次突破12億千瓦,提前六年實現了目標。下一步如何將波動性的新能源發電與算力用電需求匹配,增加“綠色算力”供給?


      近期,我國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實現了數據中心和電力系統以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為目標的協同調度,將江蘇省南通數據中心的部分算力負載轉移至張家口張北數據中心。未來,大數據中心能耗將與新能源發電實時匹配,可實現大數據中心約5%—15%的電力負荷轉移,促進電力算力深度互動。


      在山西大同,智能算力與新能源一體化項目正在建設當中。在發電側,風電光伏儲能項目投產后,可就近供應約8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支持10萬卡級的萬卡智算集群成為“綠色算力”。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已經將數據中心與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一同納入重點推進節能降碳的領域,增加綠電使用是重要手段。到2025年底,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超過80%。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