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電影中的常見特技和化妝技巧,親身體驗變身成為電影角色的神奇過程。這樣的電影之旅太有意思了!”近日,一名來自河北美術學院動畫數字藝術學院的大學生在陜西西安·西影電影園區參加研學活動時,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
千里迢迢到西安體驗電影的魅力,西影電影園區緣何有這么大的吸引力?這就不得不談到幾乎無人不曉的西安電影制片廠了。原來,現在的西影電影園區曾是西安電影制片廠舊址,依托60多年積淀的電影文化資源以及150畝廠區空間,發展成為集影視劇本創作、影視投資生產、影視宣傳發行、影視文化體驗、影視版權及園區運營等于一體的多元業態產業園區。拆除圍墻后,老廠換新顏,成為融入城市發展、體驗當代都市生活的新型文旅空間。2022年10月,西影電影園區成功入選陜西省首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2021年11月,西安電影制片廠入選第五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2023年5月,在2023中國城市更新創新發展(北京)峰會上,這里的變化被選入“中國有機更新十大優秀案例”。
20世紀80年代,《老井》《紅高粱》《野山》《雙旗鎮刀客》等電影亮相國際大銀幕,為中國電影捧回眾多國際獎項,“西影廠”成為幾代電影人、電影愛好者心中的豐碑。成立于1958年的西安電影制片廠現已改組為西部電影集團,是目前國內六大電影集團之一。
對于眾多都市青年來說,西影電影園區是他們在小紅書、抖音上記錄美好生活的重要拍攝地:傳統與時尚交相輝映的洗印車間、建筑結構之美和電影藝術之美搭配得恰到好處的Story House影屋、高大梧桐與電影獎杯相互呼應的星光大道,以及紅磚墻上的巨幅電影海報等,每一處都流露著時尚、唯美的調性,恰到好處地展現著電影的元素。
據悉,在2016年土地規劃時,這里原本要建成住宅區和商業區,而為了留住西影的根,留住關于中國電影最初的記憶,西影最終決定建設電影園區,并在建設過程中始終秉承著“無傷痕開發”“生態保護”的原則,不拆一座老建筑、不毀一棵老樹木,讓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處風景都得以保留下來,讓它們繼續見證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2018年10月,西影電影園區正式與大家見面,因其藝術化、品質化的格調和豐富的電影藝術活動,開業以來備受青年追捧。
與此同時,“打開圍墻”后的西影依然堅持發展影視主業。西影參與出品的電視劇《裝臺》“陜味”濃厚,講述普通人生活的酸甜苦辣;《少年派2》聚焦社會現實,引起了許多家庭的共鳴;電影《再見汪先森》表達了現代都市人愛與陪伴的治愈系情感;《大漠雄心》將“七一勛章”獲得者石光銀抗沙治沙的故事搬上銀幕,傳遞出奮戰大漠、為民造福的情懷……這些作品在聚焦現實生活、弘揚時代精神的同時,做到內容創作與時尚表達相融合,讓西部影視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西影電影園區一方面將老建筑、老車間融入商業性、體驗性、娛樂性,將影視元素、電影IP與消費場景完美結合,打造藝術生活秀帶;另一方面,探索電影放映、潮流藝術、空間策展、音樂演出等跨界組合,并通過打造潮流青年藝術季、電影藝術生活季等品牌節會,拓展電影工業遺產傳播推廣渠道,彰顯城市特色。
“這里90%以上的機器仍可以使用,每一臺機器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西影電影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步入博物館,市民和游客可以從“臺前”走到“幕后”,近距離感受電影行業百余年的歷史變遷。
西影電影博物館是電影園區重要的影視文化交流體驗空間,由電影老爺車博物館、電影膠片收藏庫、大話西游奇妙屋、電影制作技術科普體驗區、西影廠史館等九大主題功能區組成。館藏展品涵蓋300多臺縱貫世界電影發展歷程的電影放映設備,6000余部電影膠片、磁底、拷貝,200多張原版電影海報,20多輛精品電影老爺車,百余件保存完好的電影拍攝道具和服裝,珍貴的電影獎杯證書、電影藝術檔案以及展現光影原理和科技魅力的互動體驗設備等,構成了一個時尚多元、生動活潑的電影世界。
“這里緊鄰大雁塔景區,鬧中取靜,文化氛圍濃郁。加之咖啡館、時尚餐廳等配套業態,我與姐妹們常在此聚會,坐在草坪上聽音樂會、看露天電影、觀看各類展覽,每次都有新項目新體驗。”西安市民陳小姐說。
伴隨著影視主業收入穩步增長,西影正在以年輕化的姿態,全力振興西部電影,同時圍繞著“電影生活化、生活電影化”,著力打造融合影視創作生產、影視文化旅游、藝術生活配套的電影文化產業園區,讓影視文化融入都市生活。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