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非遺、看比賽、沉浸式夜游 各地特色文旅消費“熱力”十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09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需要不斷創新升級。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廣州擁有眾多人文古跡和非遺文化。那么,如何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探索新的消費模式和業態呢?跟著記者的鏡頭去看看。


      這里是廣州市的永慶坊,其整體風格融匯了人文古建、國際休閑于一體,更是以“傳統煥新”延續了非遺文化和傳統文化。在記者右手邊是粵劇藝術博物館,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粵劇,這里幾乎每天都有三場免費演出供游客和市民欣賞。而在永慶坊里還有非遺街區,讓大家親身感受廣繡、廣鐘、醒獅等非遺文化。


      夜幕降臨,粵劇藝術博物館里迎來了一天中的客流高峰,市民游客圍坐在戲臺周邊,欣賞演員的精彩表演。


      除了演出,粵劇藝術博物館的展廳里還陳列了眾多粵劇藝術藏品,充滿嶺南特色的仿古建筑群也吸引觀眾拍照打卡。


      在永慶坊,街道兩旁的非遺小店同樣吸引了不少游客。在一家經營廣鐘非遺文化的商鋪中,游客們饒有興趣的向店家詢問廣鐘的制作原理。


      在廣州“修舊如舊”的城市改造原則下,以及非遺文化的帶動下,永慶坊已經從老街區變身為文化休閑新地標。目前,永慶坊街區在營品牌數量有136家,今年上半年,街區營業額同比提升24%,客流量同比提升12%。


      甘肅嘉峪關:開啟“夜游”模式 文旅消費“熱力”十足


      暑假期間,甘肅嘉峪關將科技與文化創新融合,打造原址實景史詩級長城文化沉浸式夜游項目,古老的關城以嶄新的姿態吸引游客前來打卡。


      在嘉峪關關城景區,隨著夜幕降臨,燈光猶如畫筆在關城古建筑群組成的“畫卷”上描繪出不同的畫面。音樂、影像、建筑、歷史融為一體,游客們行走其中,沉浸體驗兩千年長城、六百年關城的歷史變遷。


      嘉峪關關城夜游燈光劇項目通過激光投影、數字科技、實景演藝等多元形式,展現出“天下第一雄關”的別樣魅力,豐富了當地旅游業態、增強了游客全天時、多情景的體驗感,實現了由“日游關城”向“夜游關城”的無縫銜接,讓游客在光影交織中沉浸式體驗關城的文化魅力。


      內蒙古:賞非遺 看比賽 特色活動吸引游客


      在內蒙古,這個暑期,當地的走馬競技、摔跤比賽讓游客們大飽眼福。


      在鄂爾多斯烏審旗的一處賽馬場,來自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地的400多名騎手們展開走馬競技。烏審走馬競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比賽中,馬匹需要在行進時抬起同一側的前后蹄,再同時落蹄,與另一側交替行進,比賽考驗的是騎手與賽馬的配合。


      不僅有走馬,還有“搏克”。“搏克”又稱蒙古式摔跤,是草原傳統競技項目,也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烏審旗的那達慕搏克比賽現場,選手們各顯身手,采用摔、撲、絆等多種技巧將對手摔倒在地。


      這個暑期,內蒙古推出了10條夏季旅游精品線路和17條研學旅游主題線路,豐富暑期旅游體驗。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