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展無障礙 數實融合成博物館標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30





      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8月26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閉幕。


      據了解,數字孿生、虛擬現實、裸眼3D,這些數智時代的代表性技術,幾乎成為各大博物館的標配。其中,多場景、跨時空的虛擬現實沉浸式探索,是最流行的體驗項目。


      多家博物館帶來面向視障、聽障人群的無障礙體驗項目。為視障兒童設計的特殊拼圖玩具,可以通過不同形狀的塑料塊,感受文物的顏色、形狀。針對老年人的需求,對展廳的燈光、字號等進行適老性調整,觀展無障礙建設穩步推進。


      聚齊近400家博物館的展會是什么樣的


      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專業展會。在這里不僅能感受到博物館行業最新的發展和變化,全國394家博物館也都帶來了自己精挑細選的文化產品。


      這屆博博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辦,會展中心就在大青山旁的敕勒川草原上。全國各地394家博物館就塞在幾個展館里,亮點是密密麻麻。一共逛了三個館,逛出一種“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感覺。南京博物院正復刻宋代簪花華服,清雅無比。走兩步就到了埃及,上海博物館真沒放過這批來“出差”的埃及文物,全給做成了文創。


      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國博、蘇博、三星堆、大運河、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圣旨博物館、簡牘博物館……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它們來了,全來了。各館都帶著精心設計的“大印”,到處都是咔咔蓋章的聲。


      哪個博物館不都得把最有代表性的文創帶到“博博會”上來?長著眼睛的毛絨青銅器,在這里就能看見十好幾位,寧夏灘羊、青海藏羚羊、青島啤酒、清宮盆景、大詩人李白、大運河糧倉……萬事萬物都可以做成毛絨玩具。甘肅省博物館別出心裁,設置了“絨化博物館”的文創品牌。凍梨百合、天水櫻桃、敦煌的飛天全都“絨化”了。


      “博博會”上,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就有237家。這些博物館的館藏遠遠不止文物,還有動物和各種各樣的物。博物館搜集、保存、研究展覽的是一切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證物。一個博物館就是一面鏡子,能折射出時代的不同角度。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