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城墻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近年來,西安城墻構建起獨具特色的預防性保護體系,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文化活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讓古老的城墻在新時代迸發出新的活力。
夜幕降臨,西安城墻永寧門燈光璀璨。以盛唐禮儀文化為主題“大唐迎賓盛禮”每晚準時與各地游客見面。游客在行進式的入城迎賓禮中,感受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蘊。
西安城墻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域,全長13.74公里,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2024年國慶假期,西安城墻推出了非遺展演、唐文化互動等主題活動,共接待游客27.8萬人次。
西安城墻管委會文旅發展部工作人員朱媛介紹,他們發起成立國際古城墻(堡)聯盟,以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播形式,向世界展示西安城墻歷史風貌及文化內涵的同時,讓游客近距離接觸千年歷史文明。
在西安城墻外的護城河里,一艘無人駕駛的清潔船正在開展每天的例行巡檢工作。這艘清潔船不僅能夠自動清除河面的雜物,還能實時將多種水質指標傳送到數百米外的西安城墻數字方艙綜合管理平臺。由于城墻內部為夯土結構,因此做好護城河的水質水位監測,掌握其變化,對城墻本體的保護至關重要。
在西安城墻腳下的環城公園,每天早晨,清風合唱團的隊員們都會來到這里進行合唱訓練。這些隊員們大都是城墻根下的“老西安”,見證了城墻周邊環境的變化。
從2003年至今,西安護城河分區段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提升改造。河道清淤、岸坡加固、清障修整等,繪就了如今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公園,成為周圍市民免費的文化休閑場所。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