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好用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3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城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和文化價值發掘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推動各項工作不斷深化。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回信,勉勵鄉親們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


      下一步,如何建好用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由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主辦,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包頭市人民政府、中國旅游報社承辦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經驗交流活動近日在包頭舉辦,業界人士齊聚一堂,研究闡釋長城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


      有序推進建設


      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關于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的部署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指導,帶動長城沿線15省區市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整體建設。在各地各部門的積極努力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內蒙古堅持保護為先,成立工作專班,編制實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內蒙古段)建設保護規劃》,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定期開展調度指導。“包頭積極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聚焦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深挖長城文化內涵,提升保護和研究水平。”包頭市副市長張斌介紹。


      甘肅省文物局副局長李海霞介紹,甘肅不斷加強保護體系建設和執法巡查力度,組織完成全省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分縣區規劃和重要點段規劃編制工作。在聘請長城保護員基礎上,設立長城巡護員公益性崗位,基本建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三級保護網絡體系。


      遼寧致力于推動長城東西端對話走深走實。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張曄琳介紹,遼寧圍繞“萬里長城”東段核心形象帶、東段主題標識區、形象標志點總體布局,形成“兩帶、四區、多點”的空間格局,著力打造“萬里長城”東段文化IP。


      寧夏素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堅持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不定期開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督導檢查,推動重點項目落地見效。


      “山東各級各部門堅持以保護為主線,以融合發展為主題,深入挖掘長城文化、長城精神和景觀價值,突出活化利用,助力產品業態升級,帶動文旅產業發展。”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一級調研員吳紅說。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侯國林認為,長城沿線各地全力落實《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等部署的各項建設任務,在建機制、強法規、定規劃、重保護、抓項目、促融合、深挖掘、塑品牌等方面開展探索,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果豐碩。下一步,應在文旅融合上下功夫、使長勁,吸引游客與文化遺產“雙向奔赴”。


      注重示范帶動


      打造長城主題民宿、發展長城特色鄉村游、舉辦長城節慶活動……近年來,長城沿線各地聚力打造四類主體功能區、五大重點基礎工程,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成果經驗。


      近日,位于包頭境內的固陽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熱鬧非凡,市民游客漫步長城步道,觀長城賞美景。固陽縣副縣長崔虎介紹,固陽在保護傳承、展示傳播、文旅融合上下功夫,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努力把固陽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長城文化保護開發的重要標志地。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是做好“長城+”這篇大文章、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有效路徑。在北京延慶石峽村,游客不僅能看到長城、觸摸長城相關元素、體驗長城腳下百姓的原生態生活方式,還能直觀感受長城民宿發展。延慶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周寶平介紹,延慶還啟動了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八達嶺長城文化街提質升級等工程,一體化打造5A級景區。


      天津打造了以黃崖關村、郭家溝村等為代表的一批長城特色鄉村旅游村。截至目前,天津市長城沿線鄉村旅游經營戶發展到近1200戶,2023年累計接待游客151萬人次,實現直接旅游收入2.5億元。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許世鵬介紹,今年8月,河北創新推出“1+8”(即1個形象標志、8類標識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標識體系,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處長趙軍龍介紹,山西全面啟動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推動各地因地制宜,結合長城本體特點、周邊特色,打造長城特色景點、舉辦節慶賽事活動,全面提升市民游客的體驗感、獲得感。


      講好長城故事


      長城作為我國現存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各地各有關部門正著力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打造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活動期間,與會嘉賓前往固陽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開展調研,氣勢恢宏的秦長城文化展廳內,豐富的文物展示、翔實的歷史資料,生動再現了秦長城的修筑背景、戰略意義以及當時的社會風貌。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姚文軍說,內蒙古將努力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走廊、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展示國家形象的靚麗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旅空間。


      與會嘉賓認為,應進一步加強長城文化挖掘闡釋,深入系統研究,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突出“萬里長城”整體辨識度,從國家精神、國家價值、國家形象層面闡釋長城文化,構建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相適應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四級調研員李國珍說:“新疆將深入挖掘長城精神所包含的團結統一、眾志成城的愛國精神,堅韌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新疆段)建設實現新突破。”


      針對如何更好傳承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侯國林認為,應深挖長城文化價值和時代內涵,持續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建設,讓長城文化遺產走進現代生活,更好地傳承長城文化精神。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長城組工作協調人席建超建議,進一步彰顯長城文化景觀價值,勾勒空間意向,展示國家標識形象。在長城精神文化研究發掘工程方面,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和長城精神價值研究。同時,加強長城文化系統研究,構建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深入研究闡發長城精神價值。(記者 魏彪)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