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中國動畫電影揚帆“出海”,在海外市場大展拳腳。與此同時,中國的網絡文學、網絡游戲和網絡劇也在全球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文化出海的“新三樣”,推動中國文化服務出口邁向新高度。
在北京郊區的一家影視基地,還沒進門就遇到了劇組,仔細一看,手機和單反相機架在穩定器上,拍的是一部微短劇。拐進不起眼的大門,里面更是一片熱鬧景象。
中國的古裝、仙俠微短劇服化道精美、細節豐富;現代劇節奏緊湊、情節高能,都很受海外觀眾歡迎。在一家微短劇公司海外劇目排播表上,每天都有十余部中國微短劇在泰國、日本、美國等國家上線。
國產人工智能技術助力微短劇“一鍵出海”
微短劇的上新速度遠遠跟不上海外觀眾的需求,特別是出口到小語種國家的譯制劇翻譯效率太低,從擦除字幕到翻譯成片要半個月的時間。為了加速“出海”,團隊在春節后用上了人工智能。
作品輸出到制作輸出 微短劇探索出海新路
雖然譯制劇快速打開了國際市場,但僅靠翻譯和配音國產劇難以滿足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口味。目前,中國的微短劇公司開始從輸出作品到輸出制作能力的轉變。
在美國的一個片場,導演正在用中國的微短劇的手法拍攝,比如,鏡頭在男主角的目光要停留多少秒,怎么用一組快速鏡頭展現劇情反轉,而且要求演員在短時間內展現情緒爆發點。
不只是拍攝手法,就連劇本都是中國出口的。這場戲就是國內將故事框架、提綱列好,主創團隊根據當地文化填的“肉”。比如,生活習慣、俚語、場景等,甚至“進門換不換鞋”這種細節,都會根據不同國家來替換。
美國“感應塔”數據分析公司公布的《2024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報告顯示,目前,已有100多款中國短劇應用程序投放海外市場,累計下載量近1.48億次,收入達2億美元。
好故事走向世界 中國網文展在新加坡舉行
除了網劇,目前,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豐富的中國元素吸引了全球讀者。這兩天,中國網絡文學及周邊展正在新加坡火熱進行,現場不僅有大量創意展臺還有不少互動體驗,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
在新加坡濱海灣廣場,從春節開始,中國網文IP活動每天在這里舉行,充滿中國文化特色的展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前來。
在活動現場,有很多經典IP的互動體驗。這是一臺IP照相機,游客用這個照相機拍一張自拍照,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網文角色,就可以現場制作一張網文角色的動漫照片。這棵和網文作品中同款的許愿樹也吸引了很多新加坡民眾前來許愿。
東南亞市場助力中國網文揚帆“出海”
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的規模和影響力持續擴大。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中文圖書區內,中國暢銷的網絡小說總是被擺在顯眼的位置。一位新加坡工程師還自發翻譯了多部中國的網文作品,字數超過了1000萬字。
其實,中國網文的影響力不僅局限在新加坡,這些作品通過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服飾和建筑等元素,以及在網文基礎上誕生的影視、游戲等衍生品,已經將其影響力拓展到了整個東南亞地區。
據了解,目前,中國網文在東南亞地區的市場已經成為網文“出海”的首要市場。中國網絡文學還與當地文化深度融合,通過授權和合作,中國企業輸出了成熟的網文產業鏈,推動了東南亞地區的網絡文學創作和出版。
網文“出海”更出彩 中國元素成爆款關鍵
中國網絡文學和網絡游戲憑借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創新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積累了大量讀者和玩家。記者在相關公司走訪時看到,大家都忙著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將中國“好故事”推向全世界。
春節假期剛過,這家網文公司的海外編輯會占滿了全部會議室。大家正在熱烈地討論近期要翻譯出海的作品列表,并且從中找到最符合當下流行元素的爆款內容。
近年來,現代都市、東方玄幻、仙俠等融合東方文化的題材在海外越來越受歡迎。由中國網文改編的影視動漫作品也加速走向海外,甚至登頂多國海外視頻平臺。所以,2025年海外團隊和旗下作家的目標是在作品中體現更多中國文化。
不僅是中文作家,公司簽約的40萬海外網絡作家的投稿每天都擠滿了郵箱,希望能在激烈的網文行業打出一片天。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超40億元,海外原創作品約62萬部,海外訪問用戶約2.3億。
國產游戲破圈出海 傳統文化“玩”出新高度
中國元素不僅成就了網文“出海”,也讓網游的制作團隊堅定了未來的方向。成都高新區某游戲公司的負責人介紹,團隊正在開發的國風網游僅打造“青銅神樹”這一標志性場景,就從跑圖書館、泡文物館到建模調整,整體投入超過一年時間。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精心制作,才能讓作品在全球市場脫穎而出。
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達18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39%,連續五年突破千億元人民幣大關。國產游戲從商品型消費向文化產品轉變,成為文化“出海”的重要載體。
網游網文網劇人:以數字文化展現中國魅力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2024年以網文、網劇、網游為代表的文化“出海”帶動了中國文化服務出口的顯著增長。其中,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出口增幅達到39.3%,進口增幅為29.5%。
以原創為內核、以創意為驅動、以科技為支撐,文化出海“新三樣”已成為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很多從業人員表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讀懂中國。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