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映以來,《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連續打破多項票房紀錄,成為我國影史首部百億元票房影片,更帶動相關產業持續火熱。從“跟著吒兒去旅行”出圈,到相關衍生品賣斷貨“一吒難求”,當前,《哪吒2》的流量持續“溢出”,從“單一票房驅動”到“多元價值挖掘”,激活了文化消費市場“一池春水”。
業內人士認為,《哪吒2》的“票房奇跡”背后不僅鐫刻著中國動畫電影工業的新高度,更深刻映射出傳統文化IP在當代中國的蓬勃復蘇與集體覺醒。當前,傳統文化IP的創新表達和深耕,還面臨多重挑戰,亟待進一步深度挖掘,提升國際影響力。
銀幕內外爆火 年輕化敘事實力出圈
從大場面的打斗到東方美學風格的建筑,再到角色人物的顛覆性刻畫,《哪吒2》展現了中國動畫制作的高超水準,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更體現了濃濃的“中國風”,這也是影片對傳統文化IP融合創新的“成功秘訣”。
“在制作上,我們追求精益求精,勇敢挑戰‘不可能’。《哪吒2》僅特效鏡頭就超過了《哪吒1》的全片總鏡頭,特效制作人員也是第一部的幾倍。”電影制片人、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CEO劉文章說。
《哪吒2》的火爆是中國傳統文化IP崛起的縮影。從《長安三萬里》召喚出中國人文化血脈中流淌的詩歌基因,到《哪吒》系列電影巧妙融入了三星堆文化元素,中國動畫電影驚艷亮相的背后,是創作者堅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IP中汲取靈感與養分,同時加強錘煉以新技術講故事的能力。
“哪吒”在銀幕上爆火的同時,也帶火了國內多地和哪吒有關的旅游景區。“跟著吒兒去旅行”成為熱門出游方式。
高達5米的哪吒、憨態可掬的太乙真人、清秀俊逸的龍王太子敖丙……作為“哪吒”的誕生地,在成都高新區交子大道,《哪吒2》動畫電影中的人物雕塑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打卡。
成都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古蜀文明的神秘魅力、三國文化的深遠影響以及天府特色的文化IP,都為《哪吒2》等數字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成都大學影視與動畫學院副教授茍強詩認為,深窺《哪吒2》等帶動文旅熱的背后原因,在于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新表達。《哪吒2》中太乙真人的“椒鹽普通話”、三星堆青銅面具等元素,無不浸潤著巴蜀文化的基因。
“中國傳統文化是動畫電影創作的一座巨大寶藏。動畫電影需要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需要呈現出傳統文化的年輕化表達。”《哪吒》系列電影導演餃子說。
近期,四川宜賓市翠屏山景區“哪吒行宮”景點游人如織。景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電影《哪吒2》火爆出圈后,景區客流量顯著增長,尤其是“哪吒行宮”的關注度持續上升。“通常情況下,春節假期后景區客流量會有所下降,但今年從正月初四至今,客流量并未減少,反而持續攀升。”該工作人員說。
記者了解到,“哪吒行宮”單日游客最高峰值約8000人次,日均游客為4000人次。據不完全統計,“哪吒行宮”累計接待游客已經超過5萬人次,較往年同期增長了近300%。
江西上饒太甲真人殿文創銷售額破千萬元,河南西峽陳塘關遺址公園春節游客量增長300%,天津河西區推出哪吒主題游線路……借助《哪吒2》的熱度,新穎的文旅消費場景與模式層出不窮,“影視IP+旅游”聯動,激發出文旅產業的蓬勃活力。
聯動更多領域 新消費熱潮持續涌動
記者了解到,目前,哪吒IP通過多元授權與跨界合作,形成“內容+消費”的產業鏈生態,推動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
——衍生品市場迎來“搶購潮”。伴隨“哪吒”話題和相關元素的不斷升溫,二次元經濟再度走熱。記者梳理發現,《哪吒2》聯名手辦迎來“搶購潮”,相關盲盒系列上線即售罄,二手平臺甚至價格翻倍。阿里眾籌平臺“造點新貨”上,敖光手辦眾籌金額超1500萬元,覆蓋潮玩、文具、小家電等多品類。
記者在成都高新區一家盲盒店看到,前來購買《哪吒2》“天生羈絆系列”盲盒產品的市民及游客絡繹不絕。“來問了好幾天了,一直都沒貨,還在等補貨。”焦急等待貨品上架的市民李先生說。
——科技賦能讓影視IP融入生活。江西某景區開發“元宇宙陳塘關”,游客可以通過數字分身沉浸式參與神話劇情;四川景區推出哪吒主題短劇,結合社交媒體傳播實現品牌破圈……《哪吒2》帶動傳統IP從靜態作品轉化為動態創新性表達,實現經濟價值提升。
四川傳媒學院數字媒體與創意設計學院教授黃丹紅認為,《哪吒2》電影本身就運用了很多先進技術,隨著人工智能等的廣泛應用,打造精品文化IP,以數字化手段來促進文旅體驗,將成為未來文旅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影視+文旅+消費”跨界聯動。《少年英雄小哪吒》動畫片將蜀南竹海、興文石海等實景融入劇情,帶動當地提升旅游認知度;“哪吒IP小家電”則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品的結合……類似《哪吒2》這樣的爆款IP,正在通過跨界聯動,取得產業鏈的延展。
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認為,文化IP深度融入更多行業領域,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體驗。這種跨界融合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還將成為企業挖掘潛在市場、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動力。
“深耕”任重道遠 長效生態需進一步完善
《哪吒2》的成功反映了當前我國文化消費增長新趨勢,顯示了文化消費的新動力。業內人士認為,影視IP長遠發展需超越短期“流量狂歡”,以文化自信為根基、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以產業生態為支撐,耕耘IP的長期價值。
蔡尚偉認為,影視IP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票房收入或短期流量的爆發,而在于如何構建長效產業生態,持續激活文化消費市場。“真正具有市場影響力的IP,需要超越單一產品周期,通過內容創新和產業閉環,打造可持續的文化產業鏈,從而在全球市場建立更具競爭力的文化品牌。”蔡尚偉說。
近年來,我國在傳統文化IP開發上取得顯著突破,成功打造了類似《哪吒2》等一批現象級文化爆款。但是,一些影視IP的運營仍以短期流量變現為主,往往難以支撐IP的長期發展。蔡尚偉認為,一個成功的IP,必須在內容創作上持續創新,提升敘事深度,拓展文化內涵,使其具備更強的品牌沉淀能力。
培育好的IP需要好的土壤。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成都在政策支持方面不斷發力,為數字文創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2022年,成都就發布了《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為數字文創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如今,成都已聚集影視動漫等數字文創企業超7000家,涵蓋內容創作、內容分發、衍生服務等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
成都星邦互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成都市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特別是支持游戲動漫數字文創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涵蓋從內容制作的資金補貼、人才引進與培養、產業生態培育等多方面,數字文創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當前,依托日漸完善的文創產業生態,越來越多的“成都造”正在嶄露頭角。在《哪吒2》等超級IP的帶動下,成都文創產業迎來高速發展。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市文創產業增加值達到2250.79億元。
“后續希望各地圍繞哪吒的角色、世界觀和文化屬性,開發更多元的內容載體,如游戲、動畫劇集、文學作品、互動體驗等,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IP矩陣。”蔡尚偉認為,以影片中“結界獸”與《哪吒》IP結合的可能性為例,電影的傳播讓三星堆銅像形象得到了關注,如果能夠基于此,打造一個兼具歷史沉浸感、數字互動體驗和影視敘事空間的體驗點,那么這不僅僅是一個基于電影的旅游點,而是一個真正能夠讓文化活起來的綜合體驗地。
多位專家也呼吁,避免“神話人物戶籍化”,地方文旅宣傳也要掌握火候,避免用力過猛。文旅融合的盡頭,不在于爭搶“哪吒是哪里人”,而是積極擴展到更多元的領域,有效推動IP資源向文化資產的轉化。
從“爆款頻出”到“IP長青”,電影IP的文化產業發展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黃丹紅等專家還認為,“哪吒熱”為中國動畫電影打開了更多可能性。但是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還需要在產業鏈上進一步拓展。“在動畫工業體系方面,迪士尼擁有成熟且高度標準化的流水線制作流程,從前期策劃、劇本創作、角色設計,到中期制作、后期特效合成等環節,分工精細、各環節緊密銜接。在產業鏈方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整合完善。”黃丹紅說。
一些業內人士指出,《哪吒2》在IP開發中,也出現了一些盜版現象,還有商家私自用AI生成的角色代言視頻售賣。影視IP與文化產業的聯動本是雙贏模式,但亟待加強版權保護,完善版權授權機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逐漸‘血脈覺醒’,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開始研究傳統文化,包括近年來興起的‘非遺熱’‘文博熱’等,也深刻映射出傳統文化在當代的蓬勃復蘇與集體覺醒。”茍強詩認為,中國文學經典是動畫電影最大的文化IP。哪吒、楊戩等“新神話”已搬上動畫銀幕,但中國的文學經典遠不止這些,關鍵是要用當代的敘事藝術創造性地改編經典故事,讓經典煥發新的生命力。(記者 董小紅 盧宥伊)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