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時節,隨著氣溫熱起來的還有全國各地的演出市場。音樂劇、舞劇“一票難求”,文游演藝、沉浸式實景演出頻頻出圈。“跟著演出去旅行”成為新潮流,實現演出經濟與旅游消費的同頻共振。
3月28日至4月2日,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蘇堤春曉》在成都上演,5場演出門票開票即售罄。演出中,觀眾仿佛看到千年前的蘇東坡從眉山出發,一路行至杭州,又以獨特藝術形式“回到”成都,與故鄉的人們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目前,“跟著《蘇堤春曉》游四川”主題活動正在進行,觀眾憑借觀劇票根可享受成都、眉山、雅安三市多個熱門景區、博物館五折等優惠。
前不久,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中顯示,多個新推出的旅游演藝項目,凸顯科技力量和創新表達,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基礎上,獲得市場青睞。日前,大型紅色舞臺劇《重慶·1949》圍繞劇本和技術兩方面進行了深度升級,再度登臺,該劇以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為歷史背景,講述了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寧死不屈的故事。
惠民福利上新 “演出”引客文旅“留客”
隨著市場的火熱,如今,各地文旅部門紛紛端出了特色“文旅大餐”,以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和惠民措施吸引廣大游客。發放消費券、票價優惠、消費滿減等惠民措施,讓大家從“追一出好戲”中開啟文旅新體驗。
日前,第二屆中國民族音樂周閉幕式音樂會在福建廈門奏響。來自全國11所專業音樂院校同臺獻藝,帶來傳統民間器樂合奏、民族室內樂合奏、民族管弦樂等演出形式吸引了眾多民樂愛好者來到廈門,共同感受中國民樂的傳統氣韻和當代表達。
如今,依托當地特色文旅資源,江蘇、浙江、重慶等地實施一系列春季主題文旅活動和文旅惠民措施,發放文旅消費券、推出景區票價打折或免費等福利活動,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并通過區域協作,共同打造跨區域文旅精品線路。
用AI技術科技賦能文旅。目前,上海推出城市生活智能體“滬小游”,整合熱門展演、賽事節慶、非遺古鎮等各類資源,并實時對接用戶所在的商業網點、景區客流、交通路況、行李寄存等各類信息。只需要輸入指令,一份專屬的個性化旅行規劃就能迅速生成,一鍵解鎖上海旅游全攻略。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