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瑤族蝴蝶歌:以喉為“翅”唱響融合新旋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01





      有山就有瑤,有瑤就有歌。在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流傳著一種會“飛”的歌謠——瑤族蝴蝶歌。它穿越百年,至今仍在瑤鄉人口中傳唱。系列報道《遇見非遺》,一起去認識瑤族蝴蝶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歐玉梅。


      這首動感潮流的現代音樂中融入的民族原生態合唱形式,便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瑤族傳統的二聲部民歌——蝴蝶歌。


      蝴蝶歌演唱時以大二度和聲為主,因襯詞里有“蝴的蝶”“蝶的蝶”,仿佛蝴蝶振翅,故得名“蝴蝶歌”,通常至少兩人搭檔演唱。在原生的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它是當地各類民歌中最負盛名的一種,瑤族蝴蝶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歐玉梅,從小便成長在蝴蝶歌的“海洋”中。


      瑤族蝴蝶歌代表性傳承人 歐玉梅:我們平常唱山歌比較多,蝴蝶歌因為它襯詞多、歡快,比較好聽。山歌它是悠揚型的,蝴蝶歌它是歡快型的,它(們)是姊妹歌。


      作為民族音樂的一種,蝴蝶歌用瑤族土語“梧州話”演唱,其獨特的唱法和即興創作可謂是最大的特點,也是當地瑤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凡節日會期、婚慶嫁娶、禮儀交往等群聚活動,男女老少都要唱“蝴蝶歌”,為此,歐玉梅經常受邀到處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歐玉梅認識了現在的搭檔陳麗,兩人一拍即合,開啟了她們的傳承之路。


      瑤族蝴蝶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歐玉梅: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6年中國民歌大會,我們全縣180多個人去中央電視臺錄《中國民歌大會》。這一次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要傳下去的。這是我們的瑤族人的寶。唱歌對于我們瑤族人來說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歐玉梅蝴蝶歌搭檔 陳麗:現在我覺得我們現在是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初中、高中,我們也去過廣西藝術學院,還有很多高校的(學生)在假期的時候都來采風。


      這些年,除了教學,歐玉梅和陳麗還一起探索蝴蝶歌創新融合的新形式,與當地的年輕樂隊共同創作了多首融入蝴蝶歌元素的流行音樂,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一起傳唱蝴蝶歌。2019年9月,“瑤族蝴蝶歌”表演隊還應邀參加捷克民間藝術節展演,蝴蝶歌在世界唱響。


      瑤族蝴蝶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歐玉梅:我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多學一點,希望我們的蝴蝶歌走得更遠,傳播下去,傳得更好。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