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博會"文化+"新業態迅速崛起 文化產業全面協調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陽騰    時間:2017-05-16





      為期5天的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于5月15日落下帷幕。文博會作為我國惟一國家級文化產業博覽交易盛會,自2004年舉辦以來,已經成為觀察和研究我國文化產業改革與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風向標。統計顯示,本屆文博會實質性成交2240.848億元,比上屆增長10.28%,相比較2012年的成交額1435.51億元,增長了超56%。其中,合同成交2064.348億元,零售及拍賣成交176.5億元。


      一批“文化+”新業態崛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初步形成了文化經濟政策體系框架,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文化產業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速。


      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量為297.65萬戶,注冊資本14.29萬億元,同比增長雙雙高于全國平均增速;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數從2012年的3.6萬家發展到2016年的5萬家,實現營業收入80314億元。


      在第十三屆文博會上,一批龍頭企業、數字文化創意精品和“文化+”“互聯網+”新業態集中亮相。在本屆文博會中,由山東東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VR岱廟,通過采用三維虛擬仿真技術,結合語音講解、文物仿真還原、實景再現、人機互動等技術手段,可全方位、立體式展現岱廟內元素,配合虛擬現實技術能實現高度互動性,能讓參觀者有“身臨其境、暢游無限”的感受。而由深圳市易尚展示帶來的“曾侯乙編鐘暨中古古代青銅文明”移動博物館,以“文化+科技”的形式,通過三維虛擬、多媒體數字化、融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各種高新科技,讓2000年前的“鐘鳴鼎食”盛景重現在后人眼前。


      文化產業全面協調發展


      在文化產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之下,各重點行業全面協調發展。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廣播電視服務業總收入5030億元,較2012年增加1761億元。動畫電視制作15萬小時,電視紀錄片制作5萬小時,電視劇累計播出689萬集。全國電影銀幕數41179塊,較2012年增長213.91%,居世界第一位;總票房492.83億元,較2012年增長188.64%,國產影片市場份額達58.3%;電影海外票房收入38.25億元,是2012年的3.6倍。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營業收入23162億元,出版圖書49.6萬種,國民綜合閱讀率達79.9%。資產總額超百億的出版傳媒集團達17家,較2012年增加42%。數字出版營業收入5300億元,較2012年增長173.8%。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本屆文博會主場館4號館新聞出版?媒體融合館看到,展館分設數字出版展區、企業形象展區、傳統出版展區、宣傳活動區四大板塊。其中,數字出版展區占據了全館70%的空間。紅色經典連環畫圖書展銷共計展出連環畫主題圖書458種。四川新華文軒作為主賓團之一,則通過智慧閱讀、AVR顯示技術、智能軟硬件體驗、3D打印等現代手段,集中展示了川劇AVR體驗活動、“文軒云圖24小時自助圖書館”、教學內容AR模型等重點項目。


      文化產業質量效應逐步提升


      文化產業在體量增大的同時,質量效益也持續提升,初步構建起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全國“文化企業30強”已推薦認定九屆,一批文化“航母”和特色中小微企業破冰起航。連續多年被評為“文化企業30強”的華僑城集團始終堅持“文化+旅游”的核心理念,將企業發展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相關產業,已成為國內文化企業的成功典范。2016年,該集團全年營業收入達到536.2億元,同比增長5.8%;利潤突破90億元,同比增長6.6%;資產規模達1701億元,同比增長24%;文化產業相關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達60.6%。


      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國文化企業及產品“走出去”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加強。2016年,全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885.2億美元,其中出口786.6億美元。2016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對外直接投資39.2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18.6倍。國際版權輸出不斷增加,圖書版權貿易逆差逐步縮小。


      在第十三屆文博會上,吸引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參展單位117個,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參展共35個;共有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匈牙利、以色列、立陶宛等99個國家和地區,20016名海外采購商參加;匯聚了一批如騰邦集團、四川德勝集團、中視傳媒、深圳裕同等全國外向型品牌文化企業參展,搭建了海內外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平臺,著力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文化部:我國文化領域首個國際技術標準正式發布

      文化部昨日召開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于群宣布由中國主導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正式成為國際標準,而這也意味著全球手機動漫產業開始有了中國標準,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和轉型迎來新...
      2017-03-21
    • 文化部: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將于近期發布

      文化部昨日召開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于群透露,目前文化部正在認真研究制定《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將于近期發布。
      2017-03-21
    • 全國326家影院因瞞報票房被查處 票房保衛戰如何升級?

      《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后的首次大動作就是要打掉影院偷票房這顆“毒瘤”。日前,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通報了326家“偷票房”的處罰結果。
      2017-03-23
    • 網絡文學出海 會成為中國的“新文化現象”嗎?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數字閱讀的門檻。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經過20多年積累沉淀,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和一系列高質量網絡文學作品。借助海外翻譯的二次傳播,中國網絡文學在全球文創領域里異軍突起,成為一種值得...
      2017-03-28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