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把文化帶回家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謝穎    時間:2017-06-06





      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是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在這些場館里,設計精巧實用、文化內涵豐富的文創產品逐漸成為“一景”,吸引了很多觀眾的關注,并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5月18日至27日,由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太華、副主任翟衛華帶隊的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推進文博創意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組,赴江蘇、陜西兩省進行實地調研,走訪了博物館、紀念館、文化創意企業等20多個相關機構。


      委員們認為,文博創意產業發展對于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具有重要意義,而目前,落實政策、健全機制體制,促進開發、經營水平提升,是文化文物單位進行文創產品開發面臨的重點問題。


      讓豐富的文化資源融入百姓生活


      中華門,是南京明城墻13座明代內城門之一,有“天下第一甕城”之稱。城內有十幾個藏兵洞,在古代,這些藏兵洞有著重要功能,戰時能藏兵數千,平時能屯糧萬擔。當全國政協“推進文博創意產業發展”調研組走上城墻時,其中一個藏兵洞,已是一幅“新面孔”:墻磚依然斑駁滄桑,但洞內卻呈現出典雅的中式裝飾風格,金屬與木質陳列裝置擺放地頗具藝術感,陳列著多種城墻主題文化創意產品。600多歲的明城墻與“龍吐水”城墻茶具、“工部關防”卡套等現代文創產品展開了奇妙的時空對話,委員們很感興趣,紛紛拿起產品查看詢問。


      近年來,博物館文創產品越來越“火”,故宮博物院設計開發文創產品8000多種,產生了朝珠耳機、故宮娃娃等明星產品;南京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等開發的絲巾、首飾盒等涉及人們日常生活各個領域,把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到百姓生活中……依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文化資源,開發各類文化創意產品,是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徑,也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的重要手段。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太華指出,文創產品既挖掘了我們豐富文化資源的內涵,又能夠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產品的豐富性和多樣化需求強勁。以博物館為例,全國博物館年均參觀人次超過7億,很多人都希望帶回幾件有特色的文化產品。而與此對應的是,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已登錄文物照片5000萬張,每年全國博物館舉辦2萬余個展覽,資源優勢明顯。葛曉音委員深有感觸地說:“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很豐厚,如果能夠貼近生活,形成與現代需求相適應的產品,一定會讓人眼前一亮,愛不釋手。”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時又指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那么如何讓文化資源活起來,講好中國故事呢?文創產品便是非常有效的一條途徑,既能加深人們對歷史文化的理解,更把文化記憶帶回了家。王太華指出,文創產品開發是在創意中傳承,在創造中發展,要讓人們拿在手里、放在家里,記在心里。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翟衛華表示,文創產品既要體現中華文化,又要在市場上站住腳,留得住、傳得開。把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把藝術品與生活用品相融合,對文化文物單位來說,是一個機遇。


      讓文化文物單位動起來活起來


      目前,經過不懈努力,文化文物單位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經營模式逐漸多元化,品牌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不斷提高。如南京博物院積極探索文創產品開發模式,牽頭組建了“江蘇省博物館商店聯盟”,并注冊“博蘇堂”品牌。不過,我國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處于起步階段,需要不斷探索。委員們在南京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地調研了解到,文創產品開發在思想觀念、資金投入、收入分配和激勵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文化文物單位大多都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按規定不能從事經營活動。在過去的慣有認識里,文化文物單位的職能定位是收藏、展覽、公共教育等,文創產品開發的職能定位并不明晰。文化文物單位進行文創產品開發的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和制約。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意見》中鼓勵具備條件的文化文物單位在確保公益目標、保護好國家文物、做強主業的前提下,依托館藏資源,結合自身情況,采取合作、授權、獨立開發等方式開展文創產品開發。這為文化文物單位進行文創產品開發拓寬了發展空間。陳力委員這一次是帶著問題來參加調研的,作為國家圖書館副館長,他經常被同行問一個問題: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要怎么做?在他看來,良好的體制機制是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綻放活力的基礎,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在具體工作中,關鍵在于要把政策真正落實并銜接好。


      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上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廣泛調動文化文物單位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文創產品。“文化既是重要資源,同時也關乎人的精神境界,開發文化資源必須注重文化自身的特性,不可偏廢。”鄔書林委員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已經到了全面把握文化功能的時候,需要實事求是分析文化的方方面面,進行分類指導,并落實在具體可操作的政策上。


      2016年下半年,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確定了154家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2017年1月,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通知督促試點單位承擔起“先行先試”職責,鼓勵支持試點單位開拓創新、大膽探索。李忠杰委員認為,文物要活起來,文化文物單位必須動起來。通過試點工作可以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并轉化為可行的政策措施。文博創意產業發展要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在放與管中找到平衡點。而在方立委員看來,文博創意產業需要在發展中提出新問題,深化改革,加強頂層設計。


      在創意和設計中講好中國故事和情懷


      今年1月,一個名為“山水間文具置物座”的眾籌項目亮相淘寶,推廣僅僅兩小時內就籌得5萬余元。該項目來自蘇州博物館,簡潔樸素的實木質地,底座上有數個圓孔可以插筆,而嵌著的四塊山形木片,通過隨意移動,能放置手機、平板電腦等物件。整體造型取材于蘇州博物館內的片式假山建筑元素,建筑設計者正是大名鼎鼎的華裔建筑師貝聿銘,如此,置物座一躍成為有故事的文創產品。在蘇州博物館,除了山水間文具置物座,委員們還見到了幾件“大名鼎鼎”的文創產品:秘色瓷蓮花碗曲奇、衡山杯、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種子,通過獨特的創意,文化內涵與生活需求完美結合在一起。


      “明星產品”引發了委員們的思考:什么樣的文創產品,才能打動人心,讓人們把它帶回家呢?蘇州博物館文創主管蔣菡分享了她的理念:反對貼圖式的產品,要有設計感;反對復刻和拿來主義,要拿出創意;反對牽強附會,要合理衍生,講出故事和情懷;反對華而不實,要美而有用的文創產品。


      對此,余輝委員認為,從館藏文物到進入生活,轉化是關鍵。在轉化中,創意元素不是簡單疊加,而是有機融合,給人們帶來清爽愜意的審美感受。楊瀚委員也表示,文創產品開發建立在對文化、藝術認識、欣賞、了解的基礎之上,通過不斷細化和深化,才有可能迸發新的文化創意。可見,提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水平十分重要,深度提取館藏文化資源造型、色彩等元素,二度創作出時代感和設計感鮮明的產品,并廣泛應用多種載體和表現形式,從而形成藝術性和實用性有機統一的文創產品。


      “文創產品與博物館的文明傳承功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管是何種形式,都應當有尊嚴,包含著價值觀在里面,讓人們能夠感受到對歷史文化的尊敬。”在兵馬俑博物館,郝振省委員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他認為,如果文創產品背離或弱化了文化價值,產生戲說、低端化的傾向,即使有經濟效益,也是失敗的。這就要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開發富有文化內涵與正能量的產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中華文化的精髓精華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堅定文化自信。


      為了提升文創產品開發水平,很多文化文物單位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設計類比賽,加強文創人才隊伍建設。2016年,第三屆“中國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暨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在西安舉行,陜西歷史博物館面向全國廣泛征集以歷史文化元素為主題的優秀創意設計作品,匯聚了幾百名高校、企業的設計人才。此外,文化文物單位還不斷加強與社會力量的合作,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故宮博物院與洛可可設計公司合作開發的“故宮貓”系列深受消費者喜愛;國家博物館與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的“文創中國”平臺成為可為全行業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提供服務的網絡眾創平臺,目前已有多家地方博物館入駐。聶震寧委員強調,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不能只依靠文化文物單位的力量,還需要加入社會力量、增添活力,不斷提升文化資源面向市場和現代生活的能力,促進文化資源社會共享。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文化部:我國文化領域首個國際技術標準正式發布

      文化部昨日召開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于群宣布由中國主導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正式成為國際標準,而這也意味著全球手機動漫產業開始有了中國標準,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和轉型迎來新...
      2017-03-21
    • 文化部: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將于近期發布

      文化部昨日召開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于群透露,目前文化部正在認真研究制定《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將于近期發布。
      2017-03-21
    • 全國326家影院因瞞報票房被查處 票房保衛戰如何升級?

      《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后的首次大動作就是要打掉影院偷票房這顆“毒瘤”。日前,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通報了326家“偷票房”的處罰結果。
      2017-03-23
    • 網絡文學出海 會成為中國的“新文化現象”嗎?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數字閱讀的門檻。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經過20多年積累沉淀,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和一系列高質量網絡文學作品。借助海外翻譯的二次傳播,中國網絡文學在全球文創領域里異軍突起,成為一種值得...
      2017-03-28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