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3點,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就“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主題舉行首場集體采訪,政法領域黨代表現場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全國婦聯副主席、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等相關法律制度已經推出,北京、上海、廣州陸續成立了知識產權法院。“下一步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來保護創新,不僅保護國內的創新,而且在國際交往當中,保護世界各國在中國的創新、在世界的創新。”宋魚水說。
“隨著知識產權理念、文化、制度和機制在全社會的營造,企業家和企業品牌意識的逐步升級,消費者的權利一定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宋魚水說,知識產權法院核心的定位是以審理技術類案件為主,高度重視技術糾紛,特別是專利糾紛案件。為更好地審理案件,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組建了審判團隊,有商標專門辦案法官、著作權專門辦案法官、專利辦案法官等。為了給法官提供智庫支持,審判委員會下設專利專業委員會,此外還有專利小組對案件的疑難問題提供研究和支持。
據了解,近年來,文化領域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一方面突出政策導向,將知識產權作為開展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評選工作的重要指標和內容,著力提升文化系統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能力;一方面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按季度部署全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經過多年努力,文化領域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機制已經初步建立,產生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競爭力的文化企業。
依法治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來,文化領域立法步伐加快,依法治國在文化領域得到生動體現。文化立法工作穩步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順利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程序,《文化產業促進法》立法進程加快,《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條例》正在抓緊研究,其他重要立法項目穩步開展,文化領域依法行政工作也不斷深入。(葉飛)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