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美國巡演落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4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日前結束美國巡演回到北京。這支年僅7歲的樂團,時隔三年再度赴美,并登上芝加哥交響中心、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費城基默爾藝術中心、舊金山戴維斯音樂廳等美國古典音樂重鎮,這不僅是一次普通的巡演,更是一次成長之旅,向國外同行和觀眾展示了一個正在快速拔節生長的中國樂團形象。
      樂團成長的必修課
     
      從芝加哥到紐約,從費城到教堂山;從教堂山飛越三個時區到舊金山,其間還要從夏令時過渡到冬令時……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這次巡演,對樂手來說,從身體到心理都要面對很大挑戰。
     
      低音提琴代理首席劉怡枚,七年來和樂團一同成長,兩次巡演更是帶給他不少收獲。他說,在緊張的行程之外,不同音樂廳大相徑庭的音響效果最考驗樂手的應變能力。
     
      第一站芝加哥交響中心就給了大家一個“下馬威”。這個音樂廳對觀眾來說聲效很棒,但在臺上的樂手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感受。“我聽到別的樂手發出的聲音特別嘈雜,卻完全聽不到自己的聲音,而有的管樂輕輕一吹聲音就很大,嚇得都不敢吹了。”
     
      而在安娜堡演出的希爾禮堂,舞臺特別狹長,以往演出大家可以互相聆聽找到節奏,在這里等你聽到聲音就晚了,尤其低音提琴是低頻傳遞,演奏中就要比以往提前一些。“在不同音樂廳按照大家的不同特點來分配任務,一趟巡演下來整個樂隊更加默契、從容了。”劉怡枚說。
     
      作為低音提琴首席,劉怡枚還承擔著一段特殊的演出——在《琵琶與弦樂隊協奏曲》中,他要與琵琶演奏家吳蠻合作“拍琴”,吳蠻拍琵琶,他拍琴。拍琴動作看起來很簡單,對劉怡枚卻是不小的挑戰。光是在舞臺上舉著琴,從樂隊邊緣走到指揮身邊就是格外漫長的旅程,“我小心翼翼地拿著琴,生怕碰到別人,十幾米的路就像是幾百米那么長,要是趕上得下臺階,就更像是爬雪山過草地一樣艱難了。”在拍琴過程中,為了讓琴不晃動,他需要半蹲著用膝蓋固定,這樣一來,兩分鐘左右的時間就顯得極其漫長。
     
      在指揮呂嘉看來,巡演是樂團成長的“必修課”,“不同音樂廳有不同效果,樂器在不同溫度和濕度下也會有不同音色,這些變化對樂隊來說就是一種鍛煉。有些東西平時說得再多也不如他們親身經歷留下的印象深刻,實地演出不僅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能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中國元素的世界表達
     
      美國當地時間11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此次巡演的最后一站在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希爾禮堂上演。旅法華人作曲家陳其鋼的管弦樂隊變奏曲《亂彈》首先登場,曲目從空靈的木魚獨奏開始,那頗具禪意的聲音不大,可是現場觀眾卻似乎被這聲音牽引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禮堂里顯得格外安靜……一位美國觀眾在演出結束后,對這首中國風作品印象深刻,中國打擊樂所展現出來的音樂世界讓他覺得格外新鮮。
     
      “中國風”是此次巡演的一個關鍵詞,每場演出的上半場都是兩支中國元素作品。其中包括國家大劇院委約趙季平創作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黃河》、吳蠻演奏的《琵琶與弦樂隊協奏曲》、陳其鋼的《亂彈》《逝去的時光》。
     
      對于如此濃重的中國味道,呂嘉表示:“我們代表中國、代表國家大劇院來美國演出,一定要帶著我們自己的文化的聲音,而且這種聲音可以跟世界文化聲音交融在一起。”正是出于這種考慮,此次巡演選擇的曲目既有外國人寫的中國樂器協奏曲,也有中國人用外國技法寫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能夠代表我們的文化背景,而且真正地將中國元素融合到作品的細節中去。”
     
      著名琵琶演奏家吳蠻已經在歐美推廣琵琶演奏多年,這次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一起巡演也讓她格外感慨,“我們帶著自己的音樂文化去跟美國觀眾分享,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演出結束后,有不少外國朋友向吳蠻打聽《亂彈》中的民族打擊樂是什么。“中國樂團出國演出有很多,但只有像這樣帶著好的作品來,才會有影響受關注。”她說。
     
      吳蠻的這種看法與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的初衷不謀而合。他正是希望樂團走出國門,作為國家的文化使者去彰顯新時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既要體現世界經典的中國詮釋,也要體現中國文化的世界表達。
     
      西方觀眾的平等審視
     
      美國當地時間11月5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舊金山戴維斯音樂廳演出。演出前,后臺突然沸騰了,原來是國家大劇院桂冠指揮陳佐湟來了,樂手們迅速圍了過來,和這位他們尊敬的長輩擁抱。陳佐湟在美國的家離舊金山大約有四小時車程,作為樂團的一分子,他專門趕來為大家打氣。
     
      與別的嘉賓不同,陳佐湟身上佩戴著此次美國巡演的工作證,這也讓他感慨萬千,“就是這個音樂廳,中國古典音樂的兩次重要事件都和我有關。”原來,整整30年前的1987年,陳佐湟率領中央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前身)在這里演出,那也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樂團第一次在美國演出。
     
      陳佐湟說,那次巡演中央樂團在美國演出了26場,美國媒體對這支中國樂隊報道的大標題是《交響樂的聲音又從中國聽到了》。那時候,美國觀眾和樂評人都覺得能聽到中國人演奏交響樂就已經不容易了,“但今天他們面對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已經不再是鼓勵,而是認認真真地聽這個樂隊的演奏,看它到底能夠給世界交響樂發展帶來什么新東西。”
     
      美國最年輕的樂團都有70年歷史,但陳佐湟認為,7歲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有足夠實力來面對美國觀眾挑剔、審視的目光。從作品上看,趙季平、陳其鋼都拿出了非常成熟的中國作品,而吳蠻演奏的是美國作曲家為中國琵琶寫的協奏曲,這是30年前第一次來到美國的中國音樂人難以想象的,“我們的樂隊也有了很大進步和發展,拿30年的時間來做尺度衡量的話,我們和任何一個國家的交響樂隊相比都不遜色,我覺得很自豪!”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銀幕數達4.3萬塊 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

      日前,在北京國際電影節論壇上,中國電影總經理江平首次披露2016年中國電影內地總票房達到492億,這是經電影局核實后首次披露的最新票房數據。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國電影的銀幕數已經超過43000塊,超越了美國,目前是世界...
      2017-04-20

    熱點視頻

    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重要講話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