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付費重構閱讀消費新場景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05





      “在移動支付、互聯網技術、消費升級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內容付費來提升自我,買一門‘課’正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流行。”在亞馬遜聯合新華網、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發布的2017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中,內容付費成為文化消費新增長點位列其中。
     
      時間回溯到2016年,當年4月問咖、值乎出現;5月,分答、知乎Live面市;6月,得到《李翔商業內參》、喜馬拉雅FM《好好說話》推出……幾乎每月都有知識付費的平臺或者產品走紅,知識付費成為互聯網的新風口。而到2017年,阿里應用分發大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年Q2應用行業報告》稱,知識付費正處于高速增長期,5家主要知識付費平臺同比增長率均在50%以上,目前用戶已達到5000萬。“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而2017年則被稱為知識付費鏖戰之年。”亞馬遜Kindle中國區市場總監于洪說道。日前,他與新榜創始人徐達內,新精英生涯創始人、作家古典,遠讀重洋創始人孫思遠以及三節課聯合創始人、作家黃有璨圍繞“知識付費時代的閱讀”主題,就知識付費底層邏輯、發展方向和與閱讀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知識付費的底層邏輯
     
      為什么人要付費獲得知識,這或許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花錢上學、花錢買書、花錢學習在大多數人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但在“知識付費”時代,用戶在喜馬拉雅App上花××元購買《好好說話》的課程,或在得到上花××元收聽《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或在分答上花××元讓王思聰回答一個問題……但你得到的真的是知識嗎?
     
      在徐達內看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碎片化的時間需要被填滿,信息獲取的渠道越來越多,有目的地獲取知識需求更旺盛,這些因素疊加,成為知識付費繁榮走勢的溫床。“我聽說一個養豬的農民開了一個知識付費的項目,銷量很好,其實是教人怎么獲取農業補貼,這樣細分的、原來難以被挖掘的知識變成產品,需求量越來越大,也印證了知識付費領域的快速增長。而在這個領域有兩個方向很有前景,一個是技能型的教育,一個是人性素養的培育。”
     
      黃有璨則表示,就知識付費的底層邏輯而言,用戶付費購買的其實不是知識,而是知識轉化的過程,也就是說,你不用再花整塊的時間去讀完一本書,或對一個領域用不可預知的精力去了解,只用碎片化的時間去聽那些已經吃透書本或深耕行業的領軍者講述他的心得和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一種自我獲得。“所以知識付費生產者最核心的能力是如何把一個看起來原本枯燥的知識說得有趣并能激發受眾的興趣。”
     
      因此,黃有璨認為,知識付費贏得用戶,首先要選好賽道,即給用戶提供什么樣的知識內容,是基于垂直場景的應用類的知識,例如如何做好PPT、考證、怎么申請補貼,還是興趣、性情培育的中長尾類目,如關于歷史、哲學、人文素養的內容。其次就是要專注對知識再解讀、再加工,把它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節省時間。“知識付費并不是做內容,而是在做產品,簡單的內容是不需要對用戶體驗負責的,但產品是要為消費體驗負責的,要考慮達到可交付的體驗。”
     
      “聽書”并不能替代看書
     
      對于“知識付費”的盛行,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知識付費是為公眾提供了有價值的知識,但也有很多人質疑它僅是現代人為了解決“知識焦慮”的一個產物,碎片化、快餐式的知識反哺并不能替代閱讀。“聽書”是否會代替看書,是否將影響圖書消費,成了一個新辯題。
     
      在職業規劃付費專欄作者古典看來,付費的知識更像搜索引擎的功能,是精準抓取了某一場景用戶所需要的必要知識,并對這些知識結構化、場景化、重新詮釋得簡單易懂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中容易讓人產生幻覺,似乎某個知識一聽仿佛就懂了,每天都若有所悟,但實際上收獲并沒有轉化。”古典認為,要解決這一迷思,還要落腳于真正的閱讀。“深度閱讀是在塑造閱讀和思維能力,知道你要走的方向,而帶著學習框架,才能把付費知識那些碎片化的獲得快速吸收,以獲得真正的收獲。”
     
      孫思遠也認為,深度閱讀和濃縮知識的學習要相輔相成。“如1分鐘讀書或20分鐘講書這樣的‘書探’產品,其實是幫助人們用低成本、短時間的方式了解一本書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內容,但依舊不能代替閱讀本身。因為每個人讀書得到的收獲并不一樣,閱讀的過程其實更是知識延伸和再記憶的過程。因此,知識信息碎片化的總結和應用服務與深度閱讀是螺旋上升、相輔相成的關系。”(李子晨)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今年知識付費總體經濟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

      今年知識付費總體經濟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

      自2016年以來知識付費在國內互聯網行業迅速興起,成為業界追逐的新風口,多家互聯網平臺紛紛布局知識付費領域。2017年國內知識付費領域逐漸分化,知識付費正從起初很火的商業財經、技能培養等熱門領域向更多更豐富的細分領域擴展
      2017-10-30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