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貿易發展又沐春風。近日,商務部、中宣部、外交部、財政部、文化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務院新聞辦聯合發布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目錄(下稱“目錄”),298家企業和109個項目上榜。
自2007年以來,每兩年發布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目錄已成為商務部的常規動作。完美世界(北京)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達時代軟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上榜企業,以及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海外中餐廳為突破點的智能傳播平臺、掌閱iReader海外項目等上榜項目,通過貿易的方式將越來越多的中華文化產品和服務推向世界,以各自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智慧,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力量。毫無疑問,目錄也已成為我國文化貿易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從評選到發布都備受關注。針對目錄及我國文化貿易發展的最新進展,商務部服務貿易與商貿服務業司于近日接受了國際商報記者的專訪。
國際商報:本次進入目錄的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過程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服貿司:此次評選出的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共298家,重點項目共109個。從企業類別看,以文化服務出口為主的企業約占70%,以文化產品出口為主的企業約占30%。
在以文化服務出口為主的企業中,文化信息傳輸類企業所占比重最高,約為30%;其次是新聞出版類企業及廣播影視類企業,分別占25%和23%;文化創意和設計類、文化藝術類、其他文化服務企業分別占9%、7%和6%。
在以文化產品出口為主的企業中,出版物出口企業所占份額最高,約為38%;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出口企業約占37%;文化用品出口企業約占23%;文化專用設備出口企業約占2%。
這298家企業中,很多企業為連年上榜的企業。據統計,連續四屆(8年)入選的企業約占總數的40%;連續三屆入選的企業約占50%;連續兩屆入選的企業約占70%。這些骨干企業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展發展空間,文化出口額不斷擴大,實力不斷增強,有些企業已經開始走向核心技術和標準出口,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日益提升,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先進典型、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主要力量。
國際商報:相比往年,此次企業和項目的入選目錄門檻有哪些變化?
服貿司:此次評選依據《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門檻沒有變化,但評選更為嚴格。相比往年,今年入選的企業和項目數量均有所減少,更多地體現了“注重導向、突出內涵、遴選精品、寧缺毋濫”的原則。多年來,我國文化出口規模不斷擴大,但從結構上看,文化產品占比較高,具有較高附加值的文化服務比例仍然偏低;文化產品出口仍以文化用品、工藝美術品和收藏品為主,圖書、影視等內容產品出口不多,競爭力不強。在當前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中,文化貿易發展首先應當注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涵,真正將那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華文化精髓、適應國際市場的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推向世界,包括具有獨特魅力的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中國精神風貌的當代優秀文化產品等。
國際商報: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是當前我國外貿工作的重點。此次發布的目錄中體現出了哪些文化貿易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
服貿司: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文化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文化貿易發展呈現出服務化、數字化趨勢,跨界融合不斷加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例如,近兩年來我國的網絡文學在海外受到追捧,正在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嶄新載體。在此次入選的重點企業中,文化信息傳輸類企業比重有所上升,約占文化服務類企業的30%,其中從事數字出版、數字影視、網游動漫的企業日益增多,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在重點項目方面,跨境服務平臺、影視國際合拍、海外營銷渠道建設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增進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鑒的重要手段。
國際商報:從目錄中看出,入選企業和項目的地域性特征很明顯,東部省份文化貿易項目和企業較多,而西部項目較少,在促進文化貿易區域平衡發展方面,未來有何考慮?
服貿司:名單中入選的企業和項目多集中于東部地區,這與我國文化貿易發展的國內區域布局是一致的,即我國的文化產業和文化貿易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2017年,東部地區文化產品出口占我國文化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文化服務出口占我國文化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均超過九成。但中西部地區文化出口增長較快,比重逐年提升,在發展文化貿易方面的潛力很大。商務部積極鼓勵和支持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資源,積極擴大文化出口。
國際商報:在促進文化貿易發展方面,商務部近期有哪些考量或構思?
服貿司:2017年,商務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會同各部門、各地方在完善文化貿易工作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健全促進體系、提升公共服務、加強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為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增長,優化文化貿易結構,提高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質量和效益,2017年10月,商務部會同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啟動了“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申報工作。申報工作得到各地方的積極響應,目前有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此外,編制完成了美國、英國、俄羅斯等三個國別的《對外文化貿易和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系統梳理重點國別在文化領域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市場信息等,為文化企業提供指導性信息服務。目前正在開展日本卷和法國卷的編制工作。
2018年,商務部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抓緊推動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逐步優化文化貿易支持政策,積極培育文化貿易市場主體,促進對外文化貿易快速發展,向世界闡述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孟妮)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