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的支柱性,文化傳媒行業已進入新的整合、變革階段。經歷過2015年的并購熱潮、2016年的政策收緊之后,2017年文化傳媒市場投融資更加趨于理性。”投中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文化傳媒行業融資交易活躍度呈下跌態勢,融資案例288起,比2016年的360起大幅減少;融資規模為29.34億美元,較2016年略有下降。
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師張旭分析稱,在科技發展迅猛的當前,傳統文化傳媒市場正在發生變革,不斷涌現的新興細分行業正在重塑文化傳媒行業的格局和新生態。影視音樂是去年的重點關注領域,以17.32億美元融資規模居于首位,占59.04%,其中大部分被投企業為影視內容制作公司。“文化傳媒高于其他細分領域,投資機構對文化傳媒領域中不斷催生的新業態與新模式更加關注,未來短視頻平臺、知識付費平臺、直播平臺等領域發展動力強勁。”張旭看到,文化傳媒行業內技術、渠道、內容三類資源加速整合,競爭格局被重塑。傳統影視行業依然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如韓寒成立的亭東影業。而自制網劇和綜藝大有趕超傳統電視節目之意,如笑果文化的《今晚80后脫口秀》《吐槽大會》,天津銀河酷娛文化的《火星情報局》,IP推崇發展到綜藝領域。“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政策監管從嚴,導致影視行業乃至整個文化傳媒行業的并購、融資活躍度下降。”投中報告顯示,2017年文化傳媒市場并購宣布案例274起,同比減少26.54%;完成案例166起,同比減少17%。已披露宣布并購金額66億美元,同比下降50.45%;完成并購金額26.21億美元,同比下降48.41%。盡管如此,仍不乏超億美元的重大并購案例:2017年9月21日,貓眼、微影合并,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取名貓眼微影。微影將電影票務、演出票務等相關業務合并注入新公司。合并的新公司擁有貓眼、娛票兒、格瓦拉等多個票務品牌。11月,騰訊再出10億元重金注資貓眼,貓眼微影擁有了微信、QQ等流量入口資源,如今已獲得200億元估值。“并購規模繼2016達到頂峰后持續下滑,未來文化傳媒并購市場有望回暖。”張旭認為。
投中報告顯示,2017年文化傳媒行業IPO規模為12.89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63.81%;IPO企業數量14家,比上年的6家大幅增加。張旭分析稱,文化傳媒行業IPO數量及規模在2015年達到高點后大幅回落,2017年度IPO規模大幅回升,并有望在未來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17年度文化傳媒領域IPO融資案例中融資金額最大的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22日在上交所上市,發行價格為10.16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7.12億元(3.92億美元),募集資金凈額26.20億元。張旭指出,山東出版成為山東省規模最大的首家在主板首發上市的大型文化國企,此次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必將促進山東出版以出版主業和現有發行體系為依托,快速發展數字化新媒體業務,加速打造文化產業運營平臺、文化創意服務平臺和文化產業投融資平臺。
從賬面回報率來看,2017年文化傳媒行業有12家VC/PE機構或基金獲賬面退出,退出回報規模穩步回升,同時,平均賬面回報率較上年大幅回升。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旗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獲得9537萬美元退出回報,為2017年獲得賬面回報最高的一起IPO。
近兩年來,文化產業支持政策紛紛出臺:文化領域各項“十三五”規劃紛紛出臺,為“十三五”時期的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宏觀定調,文化產業、文物事業、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群眾文藝、文化扶貧、文物科技、公共圖書館事業、公共數字文化、古籍保護、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版權工作等各細分領域均有相應規劃出臺。此外,文化部還出臺了《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為“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文化發展指明方向。2017年我國新增了第三批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些新晉自貿區的創新清單中,均有文化產業方面的措施。2016年底,國務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數字創意產業首次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7年,數字創意產業熱度持續提升。4月,文化部發布首個“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文件《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向社會發出國家鼓勵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利好政策接踵而至,文化傳媒行業發展前景可期,投融資或迎新高潮。(何芬蘭)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