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近年來,“精準扶貧”政策在全國各地區得到了大力推廣,“教育扶貧”也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7月15日,湖州師范學院商學院“浙青春,正黔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特地前往湖州銘仁營地教育基地,為8月前往貴州省貴安新區馬場鎮洋糖村進行教育扶貧做前期培訓。

(培訓基地學生上課現場)
銘仁營地教育以中國式素質教育為基礎,切實打造傳統文化、心靈開發、藝術審美相結合的體驗式教育社區,下設兩個班級,分別是種子班和不二班,擁有豐富的兒童教學經驗。
團隊一行人在基地有幸見到了湖州市哲學學會理事、湖州銘仁營地教育創始人邱睿先生,邱營長熱心就如何對兒童進行正確價值觀培養問題進行了交流學習。團隊成員在基地進行了1對1培訓,還在邱營長的帶領下觀察了孩子們的學習現場。
在學習交流中,邱營長表示:“貴州地區的孩子中有些是留守兒童,親情的缺失會使他們在待人處事時更為敏感。在與孩子交流時,需要保持一個度,針對不同背景的孩子,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要在交流中明白孩子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團隊成員應該始終以‘接受自己是愛的開始’為教育主旨,要讓孩子們學會接受自己人生的不完美,在真正了解愛之后,學會去和他人分享快樂,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最后,邱睿先生還提到,團隊在接觸到貴州學生之后可以開展多種實踐活動來拉近學生與團隊成員之間的距離。例如在活動開展的初期多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游戲促進團隊合作,往后可以開展心理輔導或者有關親子和友誼的戲劇表演,帶給貴州孩子們美好的回憶與快樂,后期則可以與孩子們聊聊他們的理想,激勵他們拾起追逐夢想的信心與勇氣。
據了解,邱營長對“浙青春,正黔行”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貴州進行教育扶貧的計劃表示高度贊揚,決定捐贈200份紙筆和200本弟子規,團隊成員將會跨越1500多公里把這份愛心送進黔山,助力當地的教育扶貧。
在本次培訓后,成員們更懂得怎樣去愛護一個孩子的心,明白在貴州實踐中陪伴孩子不僅僅是要帶給他們快樂,更重要的是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心理輔導,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幫助。通過本次活動,“浙青春,正黔行”團隊決定以“接受自己就是愛的開始”為主題,帶著此次活動收獲的寶貴經驗走進大山陪伴貴州孩子,通過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為他們帶來幸福的記憶,創造來自內心的溫暖。( 通訊員:湯曉晨 傅巧婷 周曉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