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創成樂視影業第一大股東 張藝謀持股價值縮水至3500萬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26





      9月22日,融創中國以7.73億元的起拍總價拿下三項拍賣內容,一舉成為樂視影業第一大股東。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番樂視影業21.81%的股權成交價為5.32億元,以此計算,樂視影業目前的總估值為24.4億元。往前追溯,其估值在2016年最高曾達到98億元,眼下已不足當初的三分之一。
     
      與之相伴的,是樂視影業背后多位明星股東損失慘重。
     
      公開資料顯示,包括張藝謀、郭敬明、孫儷、鄧超、孫紅雷、李小璐、馮紹峰等在內的十余位明星藝人,均直接或間接持有樂視影業股份。目前來看,張藝謀所持的1.44%的股份對應價值已經從2016年的1.4億元下跌至0.35億元。此外,由賈乃亮、李晨、秦嵐等人出資持股的北京錦陽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樂視影業的1.65%的股份價值已跌至0.4億元。
     
      估值大幅縮水
     
      根據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的公開信息顯示,9月21日10時-9月22日10時,樂視控股所持三宗股權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公開拍賣。
     
      具體來看,此次拍賣主要包括: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中 3124.5萬元出資額的股權;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持有的某公司2618.4元出資額的股權;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持有的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21.8122%的股權。
     
      公開信息顯示,上述三項內容對應的估值分別為1.87億元、1.57億元、7.59億元。對應的起拍價分別為1.31億元、1.1億元、5.32億元。起拍總價約為7.73億元。
     
      目前來看,9月22日,融創旗下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嘉睿”)以總拍賣底價拿下上述三宗股權。這也就意味著,繼2017年初投資樂視系而持有樂視影業21%的股份后,此番融創將一舉成為樂視影業第一大股東,處于絕對控制地位。
     
      事實上,在樂視影業的股東名單中,還有著多位明星的身影。
     
      根據企查查平臺信息顯示,自2011年底成立后,樂視影業幾經增資及股權轉讓,目前包括張藝謀、郭敬明、孫紅雷、孫儷、李小璐、黃曉明等,均在其股東之列。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此次拍賣落地,以其價格計算,則新樂視智家及樂視影業估值出現縮水。仍以樂視影業為例,若以最終成交價5.32億元計算,則其估值僅為24.4億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6年5月份,樂視網披露公告稱樂視影業估值達98億元。根據公告顯示,彼時,張藝謀的持股對價1.4億元,郭敬明的持股對價0.58億元。
     
      眼下隨著公司估值的大幅縮水,上述明星股東的投資收益也進一步打折扣。具體來看,根據企查查平臺信息顯示,目前張藝謀、郭敬明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44%、0.6%,則根據成交價推算的24.4億元的總估值計算,其持股對價分別為0.35億元、0.15億元。
     
      樂視影業被賦期望
     
      在今年年初的融創中國業績發布會上,針對投資樂視一事,孫宏斌曾坦言,“馳援樂視是一次失敗的投資,損失了165億元,都計提了,這不是壯士斷臂,而是斷頭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指出,樂視系變現能力較強的核心資產,仍具備打翻身仗的條件。其中,樂視影業作為整個樂視體系中稀缺的優質資產,也被賦予期望。
     
      事實上,張昭在此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曾多次表示對融創的肯定,而在業界看來,融創對樂視影業,也不可謂不用心。
     
      同時,在今年年初樂視影業正式更名為樂創文娛后,融創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似乎越來越重。而隨著此番融創接手樂視控股所持全部股份,意味著樂視影業將進一步獨立于樂視體系。
     
      在此背景下,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樂視影業仍具備較好的發展前景。
     
      一方面,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樂視影業發布了多個影視項目,包括即將上線的、出自張藝謀之手的《影》、郭敬明的《爵跡2》、徐克的《星寵》、羅志良的《兵器之王》、李仁港的《刺局》,以及《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系列、《秦明·生死語者》系列等。
     
      另一方面,則是其與融創文旅共同出資成立的樂創文景值得期待。張昭此前曾表態稱,樂創文娛的文旅將走建立文化地標的路線,“去提供體驗。這不需要很大規模或者很大資本去持有,但體驗能帶動文旅的周邊消費。”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品牌聯營,獲得“持續的收入”。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法律讓電影產業發展快中更穩

      長期以來,我國文化立法工作較為滯后,立法數量偏少、層級偏低,文化產業領域的法律處于空白狀況。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對此十分關注,文化界和社會輿論反映強烈。
      2017-03-21
    • 長三角城市群助推影視產業“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的“龍頭”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隨著華納、派拉蒙、迪士尼、索尼、松林等國際影業的進駐,上海作為國際間重要的外景地之一,頻繁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并進一步成為中國電影對接國際市場的大碼頭。
      2017-03-21
    • 文物“十三五”規劃出臺 打造50個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這是全面推進我國文物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文物合理利用越來越...
      2017-03-21
    • 移動電競迎來發展春天 去年總產值近300億元

      日前發布的《2016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電競用戶已達1 24億人、總產值269 1億元。業內專家預計,從2017年開始,中國移動電競產業迎來發展春天。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