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音樂IPO或再推遲:只要沒敲鐘 一切皆有可能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2





      “(上市與否)除了單純業務外,還有資本市場選擇,這是一個綜合的考量,關鍵是騰訊想要什么。只要沒敲鐘,一切皆有可能。”
     
      這個冬天不是收獲季,蕭瑟寒風里,蟄居等待成為巨頭選擇之一。
     
      11月21日,路透援引參與騰訊音樂IPO的知情人士消息稱,騰訊音樂討論過推遲交易至2019年初。“公司尚未做出決定。”據前述報道,騰訊希望獲得恰當估值,而不是快速上市。騰訊音樂最初計劃10月啟動至多20億美元的美國IPO,但上月決定推遲到11月。對于上市推遲消息,騰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不予置評”。
     
      騰訊音樂IPO推遲的背景是,美股一片蕭條。美東時間11月20日,華爾街三大股指再次重挫。其中道指收跌551.80點,跌幅2.21%,報24465.64點。納指收跌1.70%,報6908.82點。標普500指數收跌1.82%,報2641.89點。
     
      10月19日,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大跌3%,次日跌勢仍未停止,亞馬遜和奈飛下跌1.1%和1.34%,蘋果繼周一跌近4%,繼續大跌4.78%。其他科技股中,特斯拉跌1.69%,甲骨文、IBM、微軟、推特均收跌超2%。
     
      “200億美金是騰訊音樂一個比較有吸引力的價格,可能他們想要的估值更高吧。單從業務方面說,騰訊音樂是盈利狀態,現金流也沒有問題,等一等(上市)影響不大。”國信證券傳媒首席分析師張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多元化變現
     
      騰訊音樂不急不緩的上市步調,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已盈利的底氣。
     
      10月2日,騰訊音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6-2017年,公司總收入從 43.61 億元增加到 109.81 億元(16.59億美元),同比增加 151.8%,并分別錄得 4.26 億元和 19.04 億元(2.88億美元)的調整后利潤。2017-2018 上半年,總收入分別為44.85億元、86.19億元,同比增加92.17%, 其中在線音樂服務主要來自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
     
      以資對比的是,全球最大點播訂閱流媒體服務商Spotify,今年預計營業收入 442 億人民幣,遠超騰訊音樂,但其2016-2017年連續兩年虧損。目前,騰訊音樂與Spotify是交叉持股關系。
     
      騰訊音樂亮眼業績,很大程度上源自其依托于騰訊生態的多元化變現路徑。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騰訊音樂社交娛樂服務收入及其他 60.66 億元,同比增加 94.36%, 占騰訊音樂總收入70.4%,社交娛樂業務主要通過現場直播、在線卡拉 OK、音樂相關商品的銷售和其他服務實現的收入。收益渠道主要為全民K歌國際版 We sing、酷我及酷狗直播。
     
      從該角度看,騰訊音樂商業模式趨向“音樂用戶社區”,該模式下聚合音樂用戶愛好者及創作者,類似于嗶哩嗶哩(B站)針對的“二次元及泛二次元用戶社區”模式,為確保音樂用戶社區的可持續增長, 需要不斷維持及增加社交娛樂內容,并找出潛在流行卡拉 OK 歌手及其它意見領袖。
     
      版權與流量是騰訊的優勢。 民生證券研報統計,騰訊音樂版權包括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杰威爾音樂、英皇娛樂、福茂唱片、華誼兄弟、少城時代、燦星文化、李宇春工作室等,與業內競爭對手相比,優勢明顯。
     
      另一優勢在于市場份額,比達咨詢數據顯示,2017 年在線音樂平臺下載量市場份額中, 騰訊音樂以 65%的市場份額領先于其他競爭者。2017 年在線試聽市場份額中, 騰訊音樂市場份額在 60%以上。
     
      “騰訊音樂最大優勢,還是依托于前期版權積累與依托于騰訊生態的平臺流量優勢,全民K歌等變現路徑,更多還是渠道作用,從運營上,各家區別不大。”張衡說。
     
      有資深音樂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騰訊音樂商業化風格明顯,“整體傾向大眾審美。”
     
      科技股拋售潮
     
      并無資金壓力的騰訊音樂,撞上了全球科技股低潮。
     
      自 2013 年以來,六家公司貢獻了標普 500 指數企業總市值增長的約 37%:Alphabet、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和 Netflix。同期,中國企業市值的上漲約有 28% 來自兩家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
     
      如今形勢逆轉。自 9 月初以來,前述八家公司市值降幅的中位數達到 21%,是全球股票市場跌幅的兩倍。2018年規模最大的科技股 IPO 是小米在香港的上市,但其股價已從峰值下跌了一半。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Naspers 由于大量持有騰訊股份,股價從高位下跌了 38%。蘇格蘭抵押貸款公司是富時 100 指數內的一家投資信托基金,由于大量投資科技企業,股價下跌了 18%。
     
      科技股低潮有著多重原因。《經濟學人》撰文指出,八家科技公司市值下降的1/3是由利率上升導致。但下跌的其余部分,反映了科技業特有的三個憂慮:增長放緩、預期利潤下降、資本密集度上升。“在企業界,屬互聯網公司開支最大,但它們在投資上遠不像殼牌或英特爾等傳統投資大戶那樣嚴謹。可能的結果是,隨著新業務上撒錢并闖入競爭對手市場,投資回報下降。中國的大公司正在電子商務、娛樂和支付領域混戰。如果將研發視為具有十年壽命的資產,八家公司的回報率中值已從2013年的 40%下降至今年的26%。”
     
      外界看空下,騰訊音樂有了自己的考量,等待下一波高點,還是繼續推進IPO?目前來看,騰訊似乎選擇了前者。
     
      “(上市與否)除了單純業務外,還有資本市場選擇,這是一個綜合的考量,關鍵是騰訊想要什么。只要沒敲鐘,一切皆有可能。”張衡道。(作者:賀泓源)
     
      轉自:中新經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騰訊音樂上市在即  百度音樂更名重回線上賽道

      騰訊音樂上市在即 百度音樂更名重回線上賽道

        6月21日,太合音樂集團對外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君聯資本、國創開元和中泰創匯。公司表示,融資在10億元量級,但是無法透露具體估值。
      2018-06-22
    • 法律讓電影產業發展快中更穩

      長期以來,我國文化立法工作較為滯后,立法數量偏少、層級偏低,文化產業領域的法律處于空白狀況。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對此十分關注,文化界和社會輿論反映強烈。
      2017-03-21
    • 長三角城市群助推影視產業“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的“龍頭”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隨著華納、派拉蒙、迪士尼、索尼、松林等國際影業的進駐,上海作為國際間重要的外景地之一,頻繁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并進一步成為中國電影對接國際市場的大碼頭。
      2017-03-21
    • 文物“十三五”規劃出臺 打造50個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這是全面推進我國文物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文物合理利用越來越...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