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開放不等于校門敞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03





      近期,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的“限外令”引起了社會上對于大學校園開放的關注與討論,討論集中在大學校園究竟應不應該敞開校門迎接游客。
     
      事實上,這個話題值得探討的內容并不僅限于此,大學對于周邊社區和整個社會所能提供的資源也不僅僅是校園風光,長期的目標理想應該是構建大學與周邊社區的良性互動,調動雙方資源、盤活存量,讓大學為社區、社會服務,打造文化價值引領區,創造全民學習型社會。想要逐步實現這個目標理想,就需要理解大學的開放具有多層次性,校門敞開不等于開放,適當控制客流量的門禁也不等于封閉。
     
      大學與城市的互相影響之深刻不容低估。現代化大學在其產生、變遷過程中,與所在地的融合發展史可謂異彩紛呈,既有讓全柏林人為之驕傲的世界第一所現代化大學——柏林大學與所在城市的共榮,也有牛津大學的學生因與牛津居民群毆,逃離至劍橋而產生劍橋大學的“黑歷史”。凡此種種,不可用包容、相斥或涵化等幾個詞匯來概括。據教育部近期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31所,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大學在各個城市不僅有著相當可觀的占地面積,也提供了數量巨大的較高素質的常住人口。大學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才培養與輸送、科技創新與應用、社會調查與服務、文化繼承與傳播等等。
     
      大學開放是雙向的,允許外來人員進校并享用環境和學術資源是一方面,讓老師和同學們走出校園服務所在城市是另一方面。首先,大學是城市組織中最具活力的文化機構,除了整潔的校園環境之外,還有安靜的圖書館、自習室以及大師講座與藝術演出等。在不影響校園秩序的前提下,這些資源是可以有計劃地向社會開放的,比如引入線上預約等動態管理方式,讓更多的校外人員有機會接觸到高等教育的文化氛圍。其次,則要讓老師和同學們從校園里走出來,將實用型科研成果與城市規劃結合起來,并能通過科學的手段對城市進行多方位的考察,傳承其優秀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對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
     
      大學資源走出去的開放模式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即志存高遠,理解自身對于社會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作用,將服務社會視為己任。“腳踏實地”指對于社會的服務要落在實處,讓周邊社區直接受惠。此次話題中心的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性名校,影響力覆蓋面極廣,但全國絕大多數大學的影響力主要是覆蓋所在城市或所在社區,所以在校師生走出校園后,首先要做的還是社區服務,而且是不斷開拓創新的、結合專業所長的、制度化的社區服務。
     
      所以,大學的開放應該有多樣的維度和程度,不能簡單化地把目光放在校門的開放上。同時,校外人員理應充分理解校內管理人員的出發點。畢竟,保障大學師生在校的權利,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是大學與社會、社區形成良性互動的起點。
     
      (陳思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講師)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法律讓電影產業發展快中更穩

      長期以來,我國文化立法工作較為滯后,立法數量偏少、層級偏低,文化產業領域的法律處于空白狀況。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對此十分關注,文化界和社會輿論反映強烈。
      2017-03-21
    • 長三角城市群助推影視產業“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的“龍頭”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隨著華納、派拉蒙、迪士尼、索尼、松林等國際影業的進駐,上海作為國際間重要的外景地之一,頻繁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并進一步成為中國電影對接國際市場的大碼頭。
      2017-03-21
    • 文物“十三五”規劃出臺 打造50個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這是全面推進我國文物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文物合理利用越來越...
      2017-03-21
    • 移動電競迎來發展春天 去年總產值近300億元

      日前發布的《2016中國游戲產業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電競用戶已達1 24億人、總產值269 1億元。業內專家預計,從2017年開始,中國移動電競產業迎來發展春天。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