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孟良崮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23





      英雄孟良崮


      巍巍沂蒙山,綿延八百里,名崮七十二,孟良占鰲頭。


      2019年4月17日 ,一條喜訊傳遍沂蒙大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執行局通過決議,正式批準中國提交申報的沂蒙山、九華山地質公園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臨沂市的蒙陰與沂南交界處,有蒙山園區、鉆石園區、岱崮園區、孟良崮園區和云蒙湖園區組成,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有44個地質遺跡點,總面積1804.76平方公里。


      我們第一時間把這個喜訊告訴了王振玉。


      這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激動地流下了淚水,連聲說:“幾十年的心血終成正果,孟良崮入選,實至名歸!”


      王振玉何許人也,對孟良崮如此情深?


      位于沂南縣境內孟良崮是3A旅游景區,占地1.2萬畝,2004年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的管理者就是被人們稱贊為“紅色愚公”山東省農業勞動模范王振玉。


      這片山林王振玉已經管理看護了近20年。他風里來雨里去,籌集資金購買樹苗,組織人員挖坑植樹,方得今天的滿山碧綠。在王振玉眼中,這山林就是自己的孩子。


      “沂蒙山”并非一座山,它是沂山山脈和蒙山山脈的總稱。這個名稱明確響亮地提出,始于1939年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對115師東進的電文:“要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據地。”沂蒙山根據地成為一塊全國著名的根據地和抗日殺敵的堅固堡壘,被贊譽為“華東小延安”。


      孟良崮,相傳宋朝楊家軍將領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


      孟良崮名揚海內外,源于一場70多年前的戰役。


      這場戰役發生在1947年。5月中旬,國民黨軍隊大舉進犯山東,其精銳部隊王牌74師,在師長張靈甫的率領下,飛揚跋扈地冒進至沂蒙孟良崮地區。我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將敵全殲于孟良崮,改變了戰局,加快了解放全中國的進程。


      1948年,毛澤東在西柏坡見到粟裕時說,你們那樣果斷迅猛地消滅了74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兩個人沒想到,一個是蔣介石沒想到,第二個沒有想到的就是我毛澤東!


      從此,孟良崮聞名遐邇。


      尋訪王振玉


      初夏,孟良崮戰役勝利72周年前夕,我們一行從沂南縣城出發,經孫祖至代莊,再次來到孟良崮,探尋王振玉與孟良崮結下的不解之緣。


      已經沒有了當年炮火硝煙的彌漫,也聽不到千軍萬馬的嘶鳴。漫步在滿目青翠沂南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沿著彎曲的水泥山道拾級而上,只見漫山遍野綠葉搖曳,林木茂盛,奇石林立,各種花兒競相綻放,聽得松濤陣陣,鳥鳴聲聲。游人三三兩兩,或小憩,或流連。


      在一處四壁貼滿了旅游開發規劃的磚房里,我們見到了體態瘦削卻精神矍鑠的“護山愚公”王振玉。他今年67歲,皮膚黝黑,話語不多,說到和這座山的深厚緣分,激動處還時常揮舞雙臂,淚濕眼眶,并時不時陷入沉默……


      緣分始于王振玉外祖父程振竹的一個遺愿。程振竹曾跟隨陳毅將軍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解放后一直在上海工作。2003年,程振竹臨終前對王振玉說:“多少英烈躺在了這座英雄的山上,要是能有一條路通往山上那曾經戰斗的地方就好了,可以讓后人去感受和緬懷這些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今天和平的英雄們。”


      也就是這一句話,點燃了王振玉心中修路護山的“火種”。那時王振玉已經50歲,正處在人生事業發展的頂峰,但就因為一種信仰,一種情懷,自那一刻起,這位沂蒙山的漢子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座英雄的大山。


      沂蒙新紅哥


      王振玉出生于沂南縣(今河東區)王家鞏頭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母是建國前入黨的老黨員。從記事起,他就從父母和鄉親們那里知道了老區人民愛黨愛軍、無私奉獻和參軍參戰、擁軍支前的動人故事。在這片紅色土地的培育下,愛黨擁軍的光榮傳統融進了他的血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綠了蒙山沂水,也吹暖王振玉那顆自強不息的心。1980年的王振玉還是一位20多歲的帥小伙。他在承包的幾十畝責任田里,科學種植小麥、花生、黃煙等作物,連年取得好收成,每年向國家交公糧超過1萬斤。1984年,他光榮地受邀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村重點專業戶座談會,受到中央首長的親切接見。之后,王振玉干勁更足了。他承包了鄉里的拖拉機站,建起了加油站。一路順風順水,王振玉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永遠跟黨走,紅心報黨恩。當過村黨支部書記、成長為優秀農民企業家的王振玉,始終不變的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他說:“是黨培養了我這樣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才有了今天這樣好的生活。我心里一直想著用什么方式表達對黨的感激。”


      去年七一前夕,年逾花甲的王振玉來到臨沂市河東區委組織部,拿出一沓人民幣交給工作人員。王振玉說:”這是我今年的特殊黨費。”工作人員數了數,正好是9999元。


      從1992年開始,王振玉堅持每年在黨的生日來臨前,都要向黨組織繳納一筆特殊黨費。26年來,累計繳納特殊黨費7.7萬元。


      提起王振玉做的好事,四鄉八鄰有口皆碑。多年來,王振玉為鄉親們修路、打井、澆地、打場,資助失學兒童;連年冬天為全鎮殘疾軍人和軍烈屬送煤、送慰問金;為殘疾人、軍烈屬、困難戶、希望工程、社會公益事業捐款,累計80多萬元。鄉親們親切地稱他為“沂蒙新紅哥”“王大善人”。“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愛國擁軍模范”等榮譽證書裝了滿了一柜子。


      綠色旅游區


      讓紅色孟良崮變成綠色旅游區 ,這是王振玉的追求。2003年,王振玉找專家咨詢,到湖南張家界、安徽黃山、四川九寨溝、河北西柏坡、江西井岡山等地的旅游景點學習;2004年,王振玉和孟良崮林場簽訂了管理開發合同;2005年,在經過考察學習和論證的基礎上,出資320萬元成立了山東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并請山東省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作出《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開發規劃》,開始按照規劃一步步建設孟良崮。


      那時的孟良崮,林木稀疏,滿山是石頭,雜草叢生,開出一條路談何容易!王振玉白天黑夜吃住在工地,和工人們一起開山鋪路。累倒了,脖子上掛著吊瓶接著干。整整3個半月,長5.5公里、寬4米的通向山頂英雄長眠之處的道路修建起來。他心里高興極了,對著山脊自言自語:“路通了,人們與英雄之間的距離近了!”


      種樹、澆水、開溝……王振玉每天從早干到晚,渾身有用不完的力量。


      因為這座崮,因為這條路,因為那些英雄們,有好多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機。陸陸續續有多個開發商找到王振玉,提出想共同開發孟良崮。他一開始挺高興,覺得終于有人可以幫他一把了。可一了解,知道他們都是想通過破壞性的開發賺大錢、飽私囊,于是斷然拒絕。


      “我就是要發揚新愚公精神,不但不挖山,而是保護原生態的孟良崮。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在孟良崮犧牲的英雄得到安息”。王振玉激動地說道。


      時至今日,王振玉已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恢復建成了華東野戰軍九縱戰前指揮所、國民黨七十四師指揮部遺址、紅色軍號臺、孟良崮戰役舊址等50多處景點。


      如今,孟良崮旅游區被評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三十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王振玉介紹說,這里還將重點建設將帥碑林、“將軍的足跡”文化長廊、地質公園博物館、孟良崮藝術館和紅葉山莊等。他認識到應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把紅色旅游與特色生態、獨特民俗有機結合。打紅色牌、唱綠色戲,打造紅色旅游地觀光、孟良崮特色文化、生態旅游度假三大特色品牌。未來將建成“紅色歷史+綠色生態+地質科普+民俗風情”的特色文化勝地。


      在開發建設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的同時,王振玉還積極為兩岸和平統一作出貢獻。孟良崮戰役勝利60周年的時候,他邀請了眾多愛國人士共同開啟萬人簽名“民族昌盛、共祈和平”活動。他還多次舉辦紀念孟良崮戰役勝利暨臨沂紅色文化旅游座談會。


      今天,孟良崮的紅色歷史和綠色勝景,得到了國家的肯定,得到了國際的褒獎,應該說也有王振玉這位護山老人的一份功績。


      中國人民會記住英雄孟良崮,沂蒙鄉親會記住沂蒙新紅哥!


      壯哉,英雄孟良崮!


      美哉,沂蒙新紅哥!(供稿:岳希利)



      轉自: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