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樂器“相約北京”和諧之音奏響亞洲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06





      指揮棒起,民族管弦樂《絲綢之路》響徹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一幅絲路音樂文化的燦爛畫卷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

      4月25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了絲路古風與亞洲韻律交相輝映的燦爛樂章。“和諧亞洲”——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開幕式音樂會上,來自中國、泰國、哈薩克斯坦、越南、日本、巴基斯坦等國的音樂家攜手獻藝,拉開了“相約北京”藝術節的序幕。

      繼承創新,國樂展風采

      音樂會上,一曲雙琵琶協奏曲《楚漢之戰》將《十面埋伏》與《霸王卸甲》最精彩的部分融合在一起,通過兩把琵琶的二重對位,楚漢相爭的歷史故事躍然眼前,劉邦與項羽兩個歷史人物形象也隨著樂章的推進愈加豐滿。

      “近年來,中央民族樂團進行了大量民族音樂的創新實踐。這曲《楚漢之爭》以4位演奏家對奏的方式,加上獨白、表演、吟唱以及樂隊的哼鳴,打破了傳統的表演方式,給人一種時光再現、重回古戰場的感覺。”琵琶演奏家、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趙聰稱,“這種表達方式很現代,很受觀眾喜愛。”

      中阮、嗩吶與樂隊共同奏響的《信天游隨想》則將觀眾帶到中國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之上,豐富的民族器樂表現形式,鋪陳開一首陜北人民對土地和生命的贊歌。

      作為世界首部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的重要篇章,敦煌復原樂器與樂隊帶來的《極樂》以榆林窟第25窟主室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圖為靈感,演員們以壁畫世界中的眾天人形象登上舞臺,演繹了敦煌藏金洞25首琵琶譜中的第六首《急曲子》,表現了莊嚴凈土、飛天奏樂、佛光普照、盡享法喜的大唐盛世。

      如果說《極樂》展現了中國音樂人對傳統文化和音樂信仰的傳承,民族樂劇《印象國樂》組曲則是以傳統為基礎,突破常規、大膽越界的創新。

      “民族器樂是上下五千年文明中積淀深厚的代表、中華文化的象征符號,這場以中央民族樂團演奏家為班底的音樂會,就是要讓世界更多的了解古老的中國樂器和偉大的中國精神。”中央民族樂團黨委書記席強說。

      器有相通,異域綻風情

      金娜麗是東南亞神話中半人半鳥的神物,以擅長舞蹈、歌曲和詩歌聞名。來自泰國的金娜麗藝術團常年在泰國及海外演出,這次,他們帶來的器樂合奏《泰國之聲》將泰國北部、中部、東北部和南部地區的音樂元素巧妙融合,既有溫婉甜美的竹樂,也有強勁歡快的打擊樂,表現泰國各地人民幸福生活的美麗圖景。

      藝術團成員Surasak Kingsa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非常榮幸和高興可以參加這次開幕式演出,希望以后能夠有更多機會與中國音樂家合作”。通過參與這臺晚會,他不僅與中國音樂家有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風格特點。其中,有一件中國的吹奏樂器用天然的木材制成,跟泰國的樂器有相通之處,讓他覺得非常感興趣。

      的確,中國的民族樂器與周邊國家的民族樂器有不少相通之處,注意到這一點的還有哈薩克姑娘穆迪麗。穆迪麗是哈斯薩克樂團的一員,她在介紹樂隊成員使用的樂器時,總是有意識地和中國樂器作比較——節特根是跟古箏相似的樂器,口貝茲跟二胡相似的樂器……

      “我們5個人可以演奏30多種哈薩克民族樂器,每個人都會十來種。”穆迪麗說,借由“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平臺,帶著這些哈薩克樂器,他們樂團已經到中國6個城市演出過。盡管如此,第一次看到中央民族樂團演出的大氣勢,哈斯薩克樂團的成員們還是有些震驚。“排練的時候,我注意到中國的琵琶、胡琴等樂器與我們相似,但是種類非常多。樂器越多,音樂就會越廣博。”團長不由得感嘆。

      這次,哈斯薩克樂團帶來的原創曲目《后世之言》融合哈薩克傳統音樂和古代突厥騎士贊歌的多種元素,曲風振奮,成為音樂會上的一道風景。

      以文會友,以樂傳情

      “和諧亞洲”既是音樂的盛會,也是交流的盛會。中央民族樂團中阮、月琴演奏家馮滿天說自己收了好幾件樂器。“金泰麗藝術團的藝術家把一個演奏時用的鈴鐺留給了我,聲音特別悅耳;看到哈薩克斯坦的薩滿鼓,我也定做了一個。”馮滿天說,“周邊國家文明互相影響、互相包容,通過音樂我們能互相體會彼此的心靈。”

      音樂會上,一曲在越南廣為傳唱的經典民歌《過橋風吹》歌唱了奮不顧身、長相廝守的愛情,來自越南的演員杜氏清花清麗唯美的嗓音讓觀眾深受感染。在越南人民眼中,杜氏清花是“中越友誼使者”,她2013年就來中國學習音樂,今年又剛剛考取了中國音樂學院的研究生。“我特別喜歡中國民歌,很小的時候通過電視劇聽到《西游記》《紅樓夢》的插曲,就想來中國學音樂。”杜氏清花說,“很榮幸和中央民族樂團合作,我了解了很多中國的文化。因為中文不好又是第一次合作,我一開始不知道怎么交流,但是大家都很熱情地幫助我。我想把我們越南民歌帶到中國,把中國的音樂帶到越南。”

      本次音樂會上,中央民族樂團民族管弦樂隊不僅為日本、越南的歌唱家伴奏,還邀請外國的器樂演奏家們與樂團一起合奏《大曲》。

      “同為亞洲國家,我們音樂有共通的地方,內斂、細膩、優美,因此,雖然是第一次合作,演奏家都知道彼此想要什么東西,很容易溝通。”趙聰說,“能為不同國家的歌唱家伴奏,能與西方樂器完美協奏,充分展現了中國音樂的包容性和中央民族樂團的專業性。”

      以“相約北京”藝術節為平臺,享譽世界的藝術團體留下了足跡,被中國觀眾知曉和喜歡;優秀的中國原創經典作品則被不斷發掘,由此走上世界的舞臺。“本著對觀眾高度負責的態度,‘相約北京’藝術節自創辦以來一直執著于‘一流’二字,以精品奉獻人民已經成為藝術節多年來不變的堅守。”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修芹介紹,今年,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35個優秀藝術團體、近600位中外藝術家將帶來音樂、戲劇、舞蹈、展覽、節中節、藝術教育等近50場豐富活動。(秦丹華 宋佳烜)


      轉自:中國文化傳媒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