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3-24





      步入新時代,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厚的附加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館業,應該拓寬視野,不斷創新,思考和探索文創產業的全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一是要打破體制之困。國內博物館是非營利的公益性社會文化機構,文創產品開發與經營不在其職責范圍內。博物館的財政管理是“收支兩條線”,文創產品收益需要上繳財政。如何將文創產品收益納入博物館統一預算,用于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藏品征集、人員獎勵、文創開發等,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是要打破觀念之困。目前,博物館職能主要是文物收藏、保護和觀覽,缺乏文創理念。例如,新興的研學旅游是博物館面對的新課題,也是博物館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些博物館在業務開展中依然停留在參觀展覽層面,缺乏針對兒童、青少年等這一群體的特色服務和文創產品。博物館應研究青少年心理需求,利用三維動畫、定向尋寶等手段,不斷研發新課程,開發相應的文創產品。


      三是要打破渠道之困。博物館文創既有的銷售模式和盈利渠道具有局限性。文創帶有創意和市場化的顯著特征,必須擁有現代生產、銷售渠道。以往,國內大部分博物館文創產品一般采用在博物館展廳入口處或出口處設置文創商店的方式進行銷售。近年來,部分博物館開始采用“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文創要善于使用各種新媒介,打造獨具特色的創意與營銷渠道,讓文創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社交媒體電商已成為眾多博物館文創商店營銷的重要載體,據《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全球博物館正在積極參與“上網潮”,僅故宮一家就在淘寶上開了6家店。此外,還可以讓文創產品走出博物館,走進高鐵站、機場等游客聚集場所,去開辟更廣闊的市場。


      四是打破創意之困。博物館文創不僅要體現館藏文物的特色,還要符合大眾消費的需求。就目前產品而言,同質化現象較普遍,博物館文創可借助社會各相關行業的力量,不斷打造出新穎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臺北故宮博物院不僅注重行業內部的合作,還重視校企合作,并開發面向社會的系列項目,如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習營”模式,即每年開展一次為期半年的文創專業培訓,促進博物館與文創產業之間的合作。(潘婷婷)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文物“十三五”規劃出臺 打造50個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這是全面推進我國文物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文物合理利用越來越...
      2017-03-21
    • 我國將建設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

      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在開發建設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以便更好地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村落文化遺產,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中國傳統村落,與村落互動,共同參與村落的保護發展。
      2017-04-14
    • “國際博物館日”催熱博物館游

      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設在北京,共計劃開展102項主題活動,其中包括47項展覽、13項講座、42項活動。此外,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也紛紛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特別活動,帶領游客在歷史長河中徜徉。
      2017-05-16
    • 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成立

      2017年5月18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由中國博物館協會絲綢之路沿線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聯合“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和“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友好聯盟”3個組織共同發起的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成立儀式在首都博物館舉行。
      2017-05-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