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文化建設的三個維度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20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中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在鄉村振興中要從歷史、現實、未來三個維度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從歷史維度重塑鄉村文化。在中華文化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鄉村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鄉村是鄉愁鄉情的重要載體,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心靈歸宿。鄉村在不同歷史時期創造出了多種多樣的鄉村文化樣式,其中包括傳統節慶活動、民俗活動、文藝活動、民間手工藝品等。在這些文化形式的背后蘊藏著中華文明的禮儀習俗,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精神追求的深沉積淀,是以農耕文明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的集中展現。傳承優秀鄉土文化,不僅可以讓鄉村展現出獨特魅力和時代風采,而且可以重拾鄉村文化自信。因此,從歷史維度重塑鄉村文化就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加強普查、整理,梳理鄉村歷史脈絡、文化烙印和鄉風民俗等文化資源。運用田野調查和口述史的方法,全面普查鄉村現有文化資源,有條件的村可設立村史館或民俗展覽館,結合現代電子技術,通過航拍、拍照、電子檔案等形式建立鄉村文化檔案數據庫,盡可能留得住記憶,留住鄉愁、鄉風、鄉韻;二是加強對鄉村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一些村落歷史底蘊深厚,有大量的文物古跡、民間藝術、手工技藝、民風民俗等留存于鄉村之間,這些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具有十分顯著的民風和民俗特征,彰顯出傳統文化所具備的歷史價值,還具備較大的經濟價值。因此,可以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因地制宜實施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計劃,挖掘鄉村獨特的文化資源,把獨具特色的傳統工藝產品、民間藝術、民俗表演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起來,要能留得住記憶,還要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加強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凝聚鄉土情懷。


      以現實維度鞏固鄉村文化。在鄉村振興實踐中,要通過對禮俗文化的解讀與運用,促使禮俗文化中所蘊含的誠實守信、鄰里和睦、尊老愛幼、講人情重情義、崇德向善等道德思想在新時代得以繼承與發揚;通過發揮禮俗文化的教化功能,培育文明的鄉風、良好的家風、淳樸的民風。一是結合新時代對人們的要求,倡導文明新風尚,建設有時代特征的鄉村文化。政府相關部門要在鄉村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提升人們的法治意識,樹立起規矩意識,實現依法治村。農村基層黨組織要采取專題培訓、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方法,加強對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村干部的素質和能力,提升黨支部的自我凈化、自我提升能力,讓基層干部在紀律規范中積極作為。要樹立環保意識,真正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摒棄小農思想,從為子孫后代著想,建立長遠的發展思路。要樹立奉獻意識,挖掘守望相助、舍小家為大家的優良傳統并賦予時代特征,形成良好的鄰里氛圍。二是充分發揮鄉賢的凝合作用。在鄉村的發展歷程中,鄉賢一直起到特殊作用,是鄉村治理的重要群體。新時代的鄉賢包括農村老黨員、老干部、老戰士、老教師、老模范以及鄉村的致富能手等,他們在鄉村有較高的威望,充分發揮這個群體的作用,能把村民凝聚在一起,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更好地傳播正能量,提高農村德治法治自治水平,多措并舉營造文明和諧新風尚。三是宣揚傳承紅色文化。在革命戰爭年代,眾多鄉村都留存大量的紅色遺址遺跡,這些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是新時代鄉村民眾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該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在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方面的作用,做好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的整體規劃,賦予紅色文化新的時代特征,樹立文化自信。


      用未來維度重構鄉村文化。鄉村文化重構在于保持自身傳統和特質的基礎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將現代因素融入到鄉村文化之中,找到新的生長點,實現其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一是鼓勵鄉村傳統文化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激發鄉村文化的活力。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現代文化創意來表現鄉村傳統文化,以鄉村文旅融合為核心,把鄉村旅游與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民族文化等相融合,尋找鄉土文化與文化創意的“黏合”,挖掘鄉村旅游文化價值、設計開發有效的旅游產品、完善文化旅游創意產業鏈。二是轉變思想,構建鄉村生態文化。生態文化是鄉村建設重要的文明標志。要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節約型單位、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要適應新時代潮流,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識和關注,客觀認知人與自然的關系,處理好生存和發展與保護自然的關系,發展與完善生態文化,構建新型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發展的新型關系,從而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取向指導人們生活。天人合一、命運共同、和諧共生、求同存異、道法自然、尊重規律,這些價值理念是建設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鄉村新模式的人文基礎。



      轉自:吉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鑫香園精菜坊 鑫香園精菜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