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自貿港航運業發展蹄疾步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26





      近日,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旗下的“連杉湖”輪順利登記落戶“中國洋浦港”,這是第二艘轉籍注冊“中國洋浦港”并享受到零關稅進口政策的香港籍油輪。截至目前,洋浦已有42艘營運船舶享受零關稅進口政策,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合計超10.2億元。


      自2020年6月1日《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發布三年以來,海南自貿港5項航運擴大開放政策在洋浦悉數落地見效,港航物流產業發展呈現一派生機蓬勃。


      航運產業指標屢創新高


      2020年6月1日《總體方案》發布當天,“中遠海運興旺”輪國籍證書順利簽發,“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登記國際船舶實現零的突破,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落地最快的政策。同年9月,31.9萬噸“遠華洋”超級油輪正式登記,成為國內注冊登記的最大載重噸船舶。


      2022年,新增登記“中國洋浦港”的船舶中有3艘備受關注,分別為第一艘“零關稅”進口的油化船、首艘純外資企業進口船舶、全球首艘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油輪,為“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增添新助力。


      截至目前,共39艘國際船舶入籍“中國洋浦港”,總載重噸超520萬,助力海南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穩居全國第二。


      《總體方案》發布三年以來,洋浦新增航運相關企業超500家,類型涵蓋航運電商平臺、融資租賃、船舶管理、船員管理、海事咨詢服務以及燃料供應等,新增登記船舶300余艘,總載重噸超1200萬,港航產業規模效應初步形成。


      2020年以來,洋浦先后與中遠海運集團、招商局集團和山東海運簽訂了合作協議,形成了國內三大航運巨頭齊聚洋浦、共謀發展的新局面。航運產業一舉成為洋浦支柱型主導產業,助推洋浦港航產業及地方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洋浦累計完成水運周轉量由百億噸公里迅速提升至千億級,2021年全年完成水運周轉量7210.37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30.22%;2022年累計完成水運周轉量8161.52億噸公里,高位同比增長13.18%,貢獻GDP約73.45億元,占儋州洋浦全年GDP比重達8.36%。保稅油加注方面,2020年洋浦加注船用保稅油10.4萬噸;2021年保稅油加注18.78萬噸,同比增長超80%;2022年全年累計加注保稅油13.69萬噸;2023年1—5月,洋浦共加注保稅油10.42萬噸,同比增長97.7%。


      “海南全島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4月20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航運發展論壇上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柳鵬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航運政策制度集成創新成效不斷顯現,促進了航運要素集聚,吸引了近500家航運相關市場主體落戶洋浦,國際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位。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將與洋浦管委會、海南海事局、船級社和各航運企業共同努力,加快建設洋浦國際樞紐海港,深入推進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更好服務交通強國水運篇建設,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標志性成果貢獻交通力量。”


      航運要素加速聚集


      2021年4月9日,海南自由貿易港航運金融論壇首次在洋浦順利舉行,國內有影響力的金融租賃公司、中國船級社、上海航交所及船東代表等各方專業人士受邀參加。


      幾年來,在海南舉辦的針對海南自由貿易港航運發展的各種論壇上,各位專家和學者對海南自貿港航運擴大開放政策、中資外籍船舶回歸登記、航運要素聚集洋浦進行了精準解讀和深入交流,還對海南自貿港航運事業發展趨勢、中國航運金融形式及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了廣泛討論,為助推洋浦航運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中國船東協會作為‘中國船東的代言人’,以促進中國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為使命,將繼續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繼續發揮行業組織的積極作用,為推動自貿港航運服務資源整合,攜手廣大船東朝著努力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自貿港的目標努力向前。”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航運發展論壇上表示,論壇的召開將助推海南自貿港航運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航運要素在洋浦聚集,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洋浦國際航運樞紐,搭建政企交流合作平臺。


      “誠邀企業家來儋州洋浦投資發展,共享海南自由貿易港航運發展機遇和政策紅利。”儋州市委常委、洋浦工委副書記、洋浦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任延新表示,儋州洋浦緊緊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運輸往來自由便利”制度安排,高效推動“中國洋浦港”船籍港、船舶出口退稅等各項自貿港航運政策落地,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搶抓海南自由貿易港“樣板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雙重機遇,使得近兩年多以來洋浦航運產業得以快速發展。


      目前,隨著海南自貿港航運政策制度集成創新成效不斷顯現,航運要素正加快聚集洋浦,海南各方將共同努力推進運輸往來自由便利,加快建設航運樞紐海港,更好地服務交通強國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海南已建立與國際先進船籍港接軌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特殊的船員管理制度以及船舶質量控制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極簡海事審批程序,搭建了自貿港航運管理制度框架體系,逐漸形成“航運+港口+物流”三位一體的綜合物流供應鏈體系。未來,海南將繼續圍繞“儋州洋浦一體化”總體部署,充分發揮洋浦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橋頭堡”作用,為海南發展成為國際自貿港奠定航運基礎。


      稅收優惠助企降本


      2021年4月26日,“宏鯤玫瑰”輪注冊登記洋浦港,標志著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下首艘外籍船舶成功回歸洋浦注冊登記,這是享受《海南自由貿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海關實施辦法(試行)》政策的首艘運輸船舶,按照政策,該船免征了1204萬元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為企業節省購船成本超23%。2023年5月31日,隨著“連杉湖”輪登記落戶“中國洋浦港”,洋浦目前共42艘營運船舶享受“零關稅”進口政策,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合計超10.2億元。


      “零關稅”進口交通工具政策的落地,為航運企業節省大量經營成本。此外,境內建造船舶出口退稅、內外貿同船運輸加注保稅油和啟運港退稅等政策也均在洋浦落地實施,其中內外貿同船運輸加注保稅油政策目前是洋浦獨有的自貿港政策之一,政策的有效實施為受惠企業減少約30%的燃油成本。


      當前,洋浦先后進行了16次共8533噸內外貿同船保稅油加注業務,為航運企業節省油料成本超1600萬元,吸引航運企業圍繞洋浦新開通8組內外貿同船運輸路徑(海口、欽州、南沙、汕頭、連云港、天津、錦州、東莞),加大集裝箱貨物在洋浦港的中轉。洋浦現有穩定運行航線達到43條,其中外貿航線21條,集裝箱航線已覆蓋國內沿海主要港口和東南亞地區主要港口,還有3條遠洋航線,通達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與洋浦聯通的港口“朋友圈”不斷擴大,中轉樞紐框架已初步顯現。


      2020年12月17日,洋浦稅務局辦結全國首筆國內建造并從事國際運輸船舶退稅業務,中遠海運能源注冊的“中國洋浦港”10萬噸級超級油輪“遠蘭灣”輪共計退還2463.8萬元增值稅,標志著海南自貿港“國際運輸船舶增值稅退稅”政策正式落地。


      截至目前,登記“中國洋浦港”的船舶中,符合退稅條件的7艘國際船舶已全部完成退稅,退稅金額約3.59億元,適用船舶出口退稅政策有效降低航運企業購船成本11%以上,有力推動“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提升海南自貿港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水平。


      2021年4月3日,裝載進出口貨物的“遠泰28”輪,從廣州南沙港啟運,經海南洋浦港中轉出口至孟加拉,標志著《海南自由貿易港試行啟運港退稅政策》成功實現運作。當月共完成2單啟運港退稅業務,累計為企業提前退還稅款13.97萬元。


      海南自貿港啟運港政策的正式落地實施后,企業可提前3—30天申請出口退稅,進一步減少出口企業資金周轉時間成本,吸引更多貨物聚集到洋浦中轉出口,推動洋浦建設集裝箱樞紐港。(記者 龍巍)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