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維碼定位、機器人除塵 科技助力萬噸電煤列車安全運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26





      隨著寒潮侵襲,氣溫驟降,各地供暖供電用煤需求持續攀升,這段時間正是能源保供、迎峰度冬的關鍵期。為保障國家能源供給,作為我國“西煤東運”主要通道的大秦鐵路,目前這里的運行情況如何?又有哪些措施來保障寒潮天氣下列車的安全高效運行呢?來看總臺記者王曦從山西大同發回的報道。


      總臺記者 王曦:我現在是在位于山西大同的湖東車站,這里也是大秦鐵路的始發編組站。我身后這些就是剛剛完成煤炭裝運,準備從湖東站發出的運煤專列。工作人員告訴我,現在一整列車大概是有210節車廂,裝了2萬噸煤炭。而類似這樣的車,今天湖東站將要發出50多趟。在十幾個小時之后,這些煤炭就會被運到秦皇島,然后再送到各大電廠,走進千家萬戶。


      大秦鐵路是我國“西煤東運”的主要通道,煤炭運量占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近1/5,每天有近百對重載火車奔馳而過,為全國20多個省份送去光明和溫暖。進入12月,湖東站平均每天發運煤炭110萬噸左右,平均每12分鐘就有一列火車開出。


      總臺記者 王曦:前兩天,山西大同迎來一次降雪降溫天氣過程,當地的最低氣溫降到了零下30多度,我們能看到鐵軌旁邊還有明顯的積雪。在這樣的條件下,列車在啟動、上下坡道或者轉彎時,比較容易出現車輪打滑的情況。怎么才能做好運煤列車的防滑工作,確保雪天當中列車的行車安全呢?我旁邊小車里裝的是一種叫石英砂的東西,工作人員告訴我說,這個石英砂是雪天當中列車專用防滑劑。現在,我旁邊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查這趟列車石英砂的使用情況。


      石英砂怎么幫列車防滑?在每一列車的車頭底部位置都裝有砂盒,司機啟動機車自帶的撒砂裝置,石英砂就會通過砂管噴撒到鋼軌和車輪中間,從而增大輪軌間的摩擦力,避免出現機車在下雪天打滑或者空轉的現象。


      內蒙古:萬噸列車保供暖萬家


      作為我國重要的煤炭主產區,內蒙古承擔了煤炭保供重要任務,呼和浩特南站是內蒙古煤炭外運的重要樞紐。接下來,我們就跟隨記者一起去冬日里的列車場站,看看能源保供下的萬噸列車如何奔赴遠方。


      總臺記者 薛東海:我現在是在呼和浩特南站,在我身邊這些滿載著煤炭的列車,每節車體可以裝載80噸的煤炭,整個列車是有105節車體組合而成,(煤炭)總重量可以達到8400余噸,再加上車身自身重量,整個列車可以達到1萬噸以上。


      呼和浩特南站站場面積45萬平方米,車站分布著21條軌道,平均每天從這里經過的萬噸列車有28趟之多。當它們遠道而來時,車站工作人員要為它們“體檢保養”。


      總臺記者 薛東海:列車途經沿線隧道眾多,從而行駛過程當中會積攢大量煤灰、粉塵,影響列車的安全。也意味著當列車行駛到一段距離之后,就要來到庫區進行維修和除塵工作。曾經這項主要是依賴于人工,需要四名工人來到溝底進行吹除作業。到了今年,這樣的工作被我旁邊的這個“小家伙”智能機器人取代了。


      智能機器人工作室,檢修人員通過車間里的二維碼定位系統,實時監看機器人的運行情況,對作業流程全過程盯控,一次整車除塵只需要1小時30分。


      唐包鐵路全長852公里,共有橋梁170多座。萬噸列車全長1.3公里,其中有21處坡道能夠讓萬噸列車頭尾高度落差20.5米,還有6處坡道超過了30‰,意味著火車每走1000米就要抬升30米,操縱難度大,萬噸列車牽引需要雙機頭重聯牽引提供充足動力,保障運輸安全。此外,過去為了防止尾部車輛丟失,一般都是在車尾安排一名工作人員,但是現在這項工作被這樣的一個列尾裝置取代了。


      截至12月20日,2023年呼和南站開行萬噸列車9873列,開行小列28496列,日均開行萬噸列車28列,日均開行小列81列,發出煤炭約1.95億噸。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