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商務部等九部門發布《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從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多方面提出政策舉措,旨在拓展跨境電商出口,優化海外倉布局,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意見指出,統籌用好現有資金渠道,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發展,促進中歐班列沿線海外倉建設。鼓勵高校開設“跨境電商+小語種”相關課程。加快跨境電商領域標準建設,引導有條件的協會、企業等參與制定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許跨境電商、跨境支付等應用場景數據有序自由流動。支持依法合規引入“數字人”等新技術,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拓展銷售渠道,帶動更多優勢產品出口。
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借展出海”;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組織企業赴境外參展,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多展示對接平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暢通跨境電商企業融資渠道,優化跨境資金結算服務。
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近年來發展迅猛。根據商務部統計,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已超12萬家。今年一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5776億元,增長9.6%。其中出口4480億元,增長14%。過去五年,中國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超過10倍。與此同時,作為跨境電商重要境外節點和新型外貿基礎設施的海外倉也在快速發展,成為中國出口企業開拓市場的“新通道”。
業內人士表示,展望未來,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不僅有利于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更有利于打造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