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地集貨+冷鏈班列"跨境物流模式落地新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14





    "產地集貨+冷鏈班列"跨境物流模式落地新疆


    通關時間壓縮近30% 運輸成本壓縮近20%


      近日,一批重463.5噸的新疆產葡萄在完成烏魯木齊海關所屬烏昌海關屬地查檢作業后,搭乘首趟烏魯木齊—曼谷國際冷鏈專列,從烏魯木齊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始發,經云南磨憨口岸出境,最終抵達泰國曼谷,標志著“產地集貨+冷鏈班列”跨境物流模式正式落地新疆。


      據了解,以往新疆葡萄以小批量、多批次的公路運輸方式為主,在云南二次裝卸后,出口到東南亞,易受天氣和路況影響,運輸成本高,時效不穩定。“產地集貨+冷鏈班列”新模式可以讓葡萄直接在產地完成屬地查檢和集結發運,通關時間壓縮近30%,運輸成本壓縮近20%。“我們首次將新疆鮮食葡萄通過全程鐵路冷鏈運輸的形式出口到泰國,這樣使得單次發運的數量多、損耗少、時效高,能更快地進入東南亞市場。”新疆九鼎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凱說。


      為保障新疆首趟“天山號”冷鏈班列的順利發運,烏昌海關設置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對出口葡萄實施“5+2”全天候、分批次檢疫,確保即到即查、即驗即放、快速入庫,積極與鐵路部門協調冷鏈車廂保障供給,有效解決了出口葡萄對鮮活性、時效性的較高要求。同時,推廣植物檢疫、衛生證書等“云簽發”模式,主動收集東南亞對進口鮮食葡萄檢驗認證標準,嚴把新疆出口葡萄質量關。


      據了解,本列班列將集結東南亞貨物回程,打通新疆和東南亞的雙向進出口通道。


      下一步,烏魯木齊海關將主動服務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搭建“中國果蔬及冷鏈產品綜合物流樞紐”和“亞歐國際公路冷鏈運輸樞紐”兩個核心樞紐,不斷完善農產品跨境物流網絡體系,積極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朋友圈”,為“疆品出疆”賦能增效。(丁 梅 呼延偉 張仁炤)


      轉自:中國國門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