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破解新能源冷藏車投保難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30





      隨著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高速發展,新能源冷藏車作為城市冷鏈運輸的主力軍,其投保難、保費貴問題日益凸顯。今年全國兩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明確提出“愿保盡保、凡投必保”目標、深圳率先試行的“宜修不宜換”維修新政引發行業關注。這些政策讓冷鏈物流從業者看到了破解投保困局的曙光。


      高賠付率成投保“攔路虎”


      新能源冷藏車投保難的根源,在于其特有的運營風險。數據顯示,新能源冷鏈運輸車輛日均行駛里程可達300公里,高強度運營導致電池系統、制冷機組等核心部件損耗率較普通物流車更高。某保險公司理賠數據顯示,冷藏車制冷系統故障維修費用平均超萬元,電池組維修成本更占整車價值的30%以上。


      相較于普通物流車,冷藏車還存在“雙重賠付風險”——除車輛本身維修成本外,制冷系統故障導致的貨物損失索賠風險更令保險公司卻步。某冷鏈企業負責人透露,曾因冷藏車途中故障導致價值20萬元的海鮮變質,保險公司因此單筆賠付金額高達25萬元。


      政策組合拳直擊行業痛點


      針對行業困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值得關注的是,政策特別強調建立“風險分級制度”和“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這對具有特殊風險的冷藏車尤為重要。


      深圳作為全國新能源商用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其創新實踐更具示范意義,今年實施的《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管理規范》首創“宜修不宜換”原則,將成為降低新能源汽車維修成本、破解保費高的重要突破口。某維修企業應用納米焊接技術修復電池包外殼,使維修成本降低60%,這種模式若在冷藏車領域推廣,將顯著降低動力系統和制冷系統等核心部件的維修成本。


      行業變革催生新機遇


      在政策的推動下,市場已出現積極變化。部分車輛運營企業通過與險企簽訂“車隊整體承保協議”降低保費,部分險企推出“冷鏈貨物險+車險”組合產品,通過風險打包降低整體費率。隨著UBI(基于使用行為的保險)技術應用,未來冷藏車保費有望與運營數據深度掛鉤。目前已有相應的智能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冷藏車制冷效能、電池健康度等20項指標,為精準定價提供數據支撐。


      在政策推動、技術創新、市場機制三重作用下,新能源冷藏車投保難題的破解已進入倒計時。對于冷鏈物流企業而言,主動接入投保平臺、選擇合規維修渠道、加強司機安全培訓,將成為把握行業紅利的關鍵。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