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點名!8項措施支持這5城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3-29





      要點速覽:


      ●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支持相關城市增設境外直飛航線。


      ●支持舉辦更多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演出演藝活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營業性演出、體育比賽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可售(發)票比例。


      ●探索在具備安全條件的地區開通低空物流航線、開發低空旅游項目,拓展低空消費場景。


      ●推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深化應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推出八項政策措施,一起來看——


      積極推進首發經濟


      ●辦好精品首發季活動。


      ●支持國內外優質品牌開展新品首發首秀首展活動,為進口首發新品提供通關便利。


      ●打造一批全球新品首發地標。


      ●吸引全球優質品牌開設首店。


      ●支持老字號品牌和新消費品牌跨界合作。


      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


      ●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提升外籍人員過境免辦簽證政策效能。


      ●優化外籍人員入境通關手續,在入境區域提供入境服務指南、通訊服務、外幣兌換、移動支付等一攬子服務。


      ●支持相關城市增設境外直飛航線。


      ●推動更多商戶開通境外銀行卡受理功能,支持更多境外電子錢包在境內使用。


      ●打造一批國際消費集聚區和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


      ●完善公共場所多語種標識及導覽設施。


      更好發揮免稅店和離境退稅政策作用


      ●落實市內免稅店政策。


      ●鼓勵國產名特優新產品、國貨“潮品”進市內免稅店和口岸出境免稅店銷售。


      ●加強離境退稅政策宣傳。


      ●優化離境退稅商店布局。


      ●指導離境退稅商店根據境外旅客需求豐富和優化商品供給。


      ●優化離境退稅辦理流程,推廣“即買即退”措施。


      ●加強離境退稅商店人員培訓。


      辦好各類大型消費促進活動


      ●辦好“購在中國”系列活動。


      ●支持舉辦更多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演出演藝活動。


      ●進一步優化營業性演出、體育比賽等活動審批和安全許可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壓減審批材料,推廣“全程網辦”、“一網通辦”。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營業性演出、體育比賽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可售(發)票比例。


      推動商貿流通高質量發展


      ●支持開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試點。


      ●開展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


      ●加快培育建設多元業態融合、優質資源集聚的標志性商圈,打造一批特色街區。


      ●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因地制宜發展汽車賽事、房車露營等消費新場景,擴大汽車后市場消費。


      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資源,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廚、名店。


      ●提升住宿服務品質,支持住宿與旅游、康養等多業態融合發展。


      ●大力發展體育賽事經濟。


      ●支持利用購物中心、商場等場所打造特色演藝新空間。


      ●推動具備條件的城市公共交通場站實施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拓展旅游服務功能。


      ●支持具備條件的城市加強國際郵輪母港配套設施建設。


      ●探索在具備安全條件的地區開通低空物流航線、開發低空旅游項目,拓展低空消費場景。


      提升消費供給品質


      ●辦好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精品消費月。


      ●推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深化應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


      ●持續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推廣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品。


      ●深入實施消費品“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


      加強對外宣傳推介


      ●支持相關城市培育打造高水平國際交流平臺。


      ●發揮駐外使領館作用,統籌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宣介活動。


      ●支持拓展國際友城合作。


      ●加大對擴消費政策、活動以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進展成效的宣傳力度。


      轉自:中國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