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倉儲發展多年,無論是在技術架構層面,還是在設備支撐層面,我國企業均已能夠做到完善且完備的整體解決方案輸出,且方案內國產、自研等元素正在成為主流。日前,在廣州舉辦的LET2025,作為華南區物流行業的盛會,其中各參展商所展現出的智慧倉儲成果,無不在詮釋著這一現實。
“飛檐走壁 拔地而起”
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蘭劍智能”)作為本次LET2025中展出面積最大的企業,其帶來了包括蜘蛛俠系統、袋鼠機器人等在內的集成了蘭劍智能諸多先進技術的智慧倉儲解決方案與裝備。蘭劍智能的銷售總監陳龍表示:“華南區作為我國物流需求旺盛的重要市場,同時也是與大灣區交融的重要區域,蘭劍智能希望通過現場展示的方式,助力華南區與大灣區物流、制造業用戶向智慧化、智能化更加精進。”
蜘蛛俠系統不僅能夠解決新建、大型倉儲設施的智慧化打造需求,更加能夠滿足已有、中小型倉儲設施的智慧化升級訴求。通過整建或拆零建設的模式,配合軌道連接,做到柔性化的同時高效運用倉內空間,不規則庫區利用率可提升40%。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蜘蛛俠系統的應用需要倉儲內部達到一定的高度,以便于懸掛式料箱機器人的運轉。
蘭劍智能展出的另外一款產品袋鼠機器人則是將倉儲內堆碼的概念再一次進行了拆解,做到“設備在何處、何處便是庫”。據悉,袋鼠機器人可碼放到3米多高,對于低矮倉儲的自動化貨到人揀選將起到積極助力,并為低矮倉儲設施帶來智慧化提升新路徑。陳龍表示:“傳統倉儲內部堆碼隨意、空間利用率低,而袋鼠機器人的賦能,不僅能夠提升倉內空間的利用效能,更能使倉內空間整潔、干凈。”
人工智能 智慧未來
業內相關人士預測,AI將是未來智慧物流不可或缺的組成,并將著重在倉儲管理、軟件調試、設備調度等層面帶來數智化提升的積極作用。
其中,在倉儲管理層面,AI在參考歷史經驗與根據實時數據進行演算的雙重驗證下,能夠促使倉儲管理的決策與實施更加科學、合理與先進,并且能夠將這種模式無限延伸至四面墻之外,甚至是遠在千里的其他地方,從而使得倉儲管理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倉儲設施,而是有可能做到全國倉儲的聯動。
在軟件調試層面,AI通過模擬應用場景,可以做到無損化地預測未來效率、故障等。通過在AI模擬應用場景內的參數調節,能夠確保落地實施的一步到位,讓用戶更快享受智慧物流的成果。
而在設備調度層面,則與倉儲管理存在相似之處,AI與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使得設備運轉的實時性更加準確,真正做到讓設備“活”起來,而不再如過去一般只是機械性地完成固定線路或動作。比如AGV向AMR的轉變,AMR憑借集成的高精度環境感知技術與智能決策算法,實現了從依賴預設路徑到靈活應對復雜環境的轉變,適應性和自主作業能力更強。
AI無論是在提升效率,還是在智慧聯通,抑或是在優化決策方面,對于智慧物流都有著積極作用。AI在未來智慧物流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唯一能夠左右其是否能在物流行業大規模普及與應用的,將會是價格。當價格能夠被更多用戶接受,我國的智慧物流將取得更加長足的發展。
綠色物流 或應謀定價值
2025年,距離“雙碳”目標中的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還有不足5年時間,各行業均在加速實現綠色化變革,其中物流行業尤其突出。從設備的新能源化到整體的數字化,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于現代物流發展的全鏈條之內。
但值得注意的是,物流行業至今未有被納入或將納入碳交易市場的消息傳出。但從長遠看,物流行業是碳排放大戶,隨著“雙碳”目標推進,未來物流行業納入碳交易體系是大概率事件。綠色物流是未來碳交易的基礎,現階段從物流集成商到用戶大力推進綠色物流發展,其實便是在打好該基礎,以便未來被納入碳交易市場后,能夠快速從中享受到紅利。而碳交易作為綠色發展的一種價值體現,或者說一種較為量化的價值標的,未來物流行業一旦能夠被納入碳交易市場中,相信會帶來一次更大規模的物流綠色化變革。
碳交易是綠色物流未來發展的收益之一,但不能完全為了從碳交易中獲利而功利性地發展綠色物流,綠色物流還是應從服務大眾、服務自身角度出發,并以促成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為最終導向。(孫富奇)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