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第十七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正在北京舉行,一批新的交通運輸裝備、技術亮相。
這款多功能道路檢測車后邊新加了一塊板,這塊板不是防泥用的,而是探地雷達。通過它在行進過程中可以探測地下5米的路基的情況,可以幫助我們盡快地找到隱性的病害。
除了探地雷達外,在上方還裝有一套三維攝像設備,可以在公路上以正常車流速度同步快速檢測路況。在車載監測屏幕上,就可以看到探地雷達生成的影像。
除了公路養護方面越來越智能外,綠色低碳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新應用也是一大看點。在展會現場,通過沙盤演示了如何利用綠電來生產綠氫、綠氨、綠色甲醇、綠色航油等可持續燃料的技術路徑。
在展會現場,多家參展企業還帶來了最先進的無人運輸設備。這臺無人駕駛飛行汽車是首次在內地亮相,其機身結構碳纖維使用率超過90%,大大減輕了機身的重量,有效提升了飛行效率與續航能力。
據介紹,這款飛行汽車2026年就將投向市場,目前意向訂單量已經超過1000臺。
加大交通科技創新力度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領域取得一系列科技創新成就,智慧綠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下一步,要加大交通科技創新力度,為全球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造和交通裝備制造技術大幅提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運,“復興號”高鐵、C919大飛機等重大裝備制造水平不斷攀升。
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在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智慧港口、智能航運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自動化碼頭規模數量居世界首位。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剛表示,要加大對交通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深入實施“人工智能+交通運輸”行動,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交通運輸設施裝備智能化升級。
王剛表示,要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參與全球交通治理,加強與世界各國在智慧交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