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懶人經濟”的影響下,一些創業者看到了更多的商機。例如有店家將美甲服務辦上門,省去消費者出門的時間;90后的吳萬章創業用炒菜機代替人工。一臺帶有9個窗口的智能炒菜機,一個小時能出200份餐。“一個星期大概有10萬元的營業額,一般每天都能做1萬多元”。
新的消費業態不斷涌現,新的消費需求也隨之增長,“懶人經濟”正悄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此同時,“懶人經濟”也促進了多個細分市場的發展。截至目前,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6.6萬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1020余家。洗地機行業的品牌數量則持續走高,從2021年1月份的15個,到2022年6月升至108個。而服務型機器人的相關融資事件,在2021年已發生113起,融資金額超440億元。
轉自:央視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