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足消費者階段性差異化需求 供應鏈升級讓休閑食品品類更豐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3





      近年來,我國休閑零食行業整體呈穩健增長態勢。近日光大證券發布的《休閑零食行業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零食行業仍處于渠道競爭階段,當前紅利更多聚焦在零食專營系統。不同渠道的消費環境、目標人群不同,渠道的利潤結構及附加效應有所差異,零食專營渠道未來將與現有渠道共存,成為常態化的渠道類型之一。在渠道重塑背景下,擁抱新渠道將助力企業獲得階段性的高增長。


      風味零食保持高速增長


      復盤休閑食品行業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五個發展階段,亦是我國零食產業本土化——西化——再本土化的過程。


      目前休閑食品企業開始多元化渠道布局。在消費水平提升之下,消費者更為關注產品品質及消費體驗,如以現炒為賣點的薛記炒貨獲得持續發展。零食企業從消費者需求角度出發,在保障產品品質的基礎上,以品牌力為抓手,線上線下多渠道協同布局。其中,兼顧性價比與便利性的零食專營系統作為新興渠道助力零食企業獲取額外增量。


      休閑零食賽道的持續變革實際上是供應鏈與渠道分階段發展擬合的過程。《報告》指出,供應鏈的發展升級使得休閑食品的品類豐富優化,通過提供更適配的產品助力不同渠道發展,滿足消費者階段性的差異化需求。供應鏈與渠道在不同階段的搭配組合使得休閑食品下游處于持續變化之中。


      休閑食品面向年輕女性,具有沖動性消費特性。《報告》指出,從需求端看,對比正餐食品,休閑食品的消費頻次更高,沖動性消費、即食性消費的屬性更強。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更多是獲取精神上的滿足,而非飽腹性的基礎需求。從消費者畫像看,休閑零食的主要目標人群為年輕女性。品類功能及目標對象構成了種類繁多、產品快速更迭、消費忠誠度低、消費場景豐富的行業形態,對休閑食品企業的產品制造和渠道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風味零食增速高于其他品類。《報告》顯示,風味零食為休閑零食主要板塊,其細分品類繁多。2022年,風味零食銷售規模占休閑零食行業規模的比例為57%,且增速高于其他品類。對風味零食進一步拆分來看,堅果2022年銷售規模達363億元,咸味零食2022年銷售規模達541億元,風味餅干2022年銷售規模達145億元,爆米花2022年銷售規模達1.5億元,肉類零食2022年終售規模達732億元,海味零食2022年銷售規模達173億元,其他風味零食海苔、辣條、豆制品2022年銷售規模達803億元。風味零食成長性較高,各細分品類大多保持較高增速。


      休閑零食行業整體競爭格局分散,品類間集中度有所差異。《報告》顯示,從競爭格局的角度看,休閑零食種類繁多,整體集中度不高,且休閑零食細分品類較多,品類間的較大差異導致各行業的競爭格局不同,發展更為成熟的品類集中度相對更高。其中,風味零食細分品類普遍成熟度較低。


      休閑零食呈現地域性差異。《報告》指出,受地域環境、消費習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各地區零食品類呈現較大差異。產品的加工難度、標準化水平以及分銷半徑等多方面因素導致不同品類的休閑零食發展進程不同,規模體量及競爭格局亦有所差異。整體來看,零食品類繁多,地域分布較為碎片化,且由于大多產品加工難度不高,品類內競爭較為激烈。


      由于不同品類休閑零食的消費場景以及滿足的消費者需求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在品類內競爭的基礎上,不同品類之間同樣存在競爭關系。


      三維度提升競爭優勢


      面向規模千億,品類繁多的大零食賽道,零食企業該如何提升份額?《報告》認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三大核心要素為產品品質、產品價格及消費體驗感。不同經濟周期下三要素的優先級不同,更能契合消費者當下需求的產品和渠道可獲得更快發展。從投資、產品及銷售三個維度考量不同商業模式下休閑食品企業的競爭優勢及發展動力。


      投資策略:重資產與輕資產模式。


      拆分產業鏈看,休閑食品多為上游原材料采購、中游生產倉儲、下游面向消費者售賣的產業鏈模式。根據各企業在產業鏈中不同環節參與程度的不同,休閑零食企業形成不同的商業模式。


      原料產地集中程度、加工工藝復雜程度、產品數目規劃等最終引導企業選擇重資產還是輕資產的商業模式。其中自建工廠(重資產)的企業生產模式前期投入較高,需通過大單品戰略釋放規模效益才能盈利;供應鏈的深度參與疊加規模效應釋放,企業成本端控制力較強,助力分銷網絡的搭建;對原材料和生產的把控進一步保障了產品品質。


      企業成本端控制力較強,可向渠道讓予更多利潤,助力分銷網絡的搭建。委托代工(輕資產)的生產模式前期投入較低,易于整合分散的上游,但缺乏對上游的掌控,無法獲得生產端的利潤,需要通過品類多元化來提升覆蓋面。


      產品策略:大單品與多品類模式。


      制造策略的不同帶來產品策略上的差異。重資產企業在產品生產方面傾斜資源較多,通常產品品類較少,核心單品體量較大。


      在單品類發展空間有限與新拓品類前期投入較大的沖突下,重資產企業品類拓展更為謹慎。輕資產企業生產端無規模優勢,通常需依靠多品類疊加提升收入和利潤,此類零食企業的產品品類繁多,且推新頻率較高。


      如洽洽食品聚焦國葵和堅果兩大核心品類;鹽津鋪子聚焦辣鹵零食(肉魚產品、豆制品、休閑素食)、深海零食、烘焙、薯片、魔芋及果干六大核心產品,縮減優化蜜餞炒貨等其他品類,形成“三大兩中一小”的產品結構;勁仔食品以魚類零食為主,其他品類為輔;甘源食品在老三樣(青豌豆、瓜子仁、蠶豆)的基礎上,開發口味型堅果并布局會員門店;良品鋪子產品品類繁多,主要可歸類為堅果炒貨、果干果脯、肉類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點等幾大品類;三只松鼠以堅果起家,品類擴充后大致分為堅果、烘焙、肉制品、果干、綜合品類。


      不同產品策略會造成利潤及體量空間上的差異。從拆分品類看,原材料品類及價格、加工工藝難度及消費者心理價位是影響單品規模的主要因素。休閑零食品類較多,各企業涉獵的細分品類各有不同。品類、渠道及體量上的差異造成各公司毛利率的不同。對于自建生產線的企業,規模效應下,營收占比較高的核心單品通常毛利率更高。


      餅干糕點、辣條、飲料等品類原料以面粉、水為主,供應充足且價格低廉穩定,可制成粉末態或液態的加工過程使得產品生產標準化及自動化程度高,此類產品通常具有較高毛利率且單品規模較大。


      堅果炒貨類產品雖加工工藝簡單,但原料較依賴國外市場,原料成本較高。市場產品同質化程度高,且消費者對瓜子花生等產品心理價位有限,故此類產品毛利率偏低但單品體量較大。


      肉類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加工工藝復雜,自動化程度較低造成一定的生產壁壘,此類產品毛利率偏低且單品規模有限。


      產品升級+新品研發是企業主要產品端發展方向。休閑零食價格帶偏低,消費者體驗新產品的成本較低。且消費者嘗新意愿高,品牌黏性低,休閑食品的品類更新迭代快,零食企業需不斷通過產品更新維持品牌活力,新品拓展是企業增長的重要方向。


      銷售策略:賣場商超與新渠道模式。


      休閑食品銷售渠道空間廣闊,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制造策略及產品品類一定程度上影響銷售模式,消費能力及消費理念的變化決定了渠道的變化走勢。從渠道結構看,風味零食的銷售渠道大致可以分為電商渠道、商超渠道、傳統雜貨店、便利店等渠道。


      線下渠道業態多元,整體空間廣闊。從渠道空間來看,根據尼爾森數據,現代渠道門店數量約40多萬家,其中大賣場及連鎖超市占地面積廣,數量較少。


      渠道競爭成為焦點


      《報告》顯示,零食行業仍處于渠道競爭階段,當前紅利更多聚焦在零食專營系統。不同渠道的消費環境、目標人群不同,渠道的利潤結構及附加效應也有所差異。


      休閑食品產品快速迭代,產業鏈重心更多在于渠道端。從百貨商場紅利到線上渠道的發展與流量下滑,消費者不同時期需求的變化帶來渠道端的持續變革。近年來,疫情導致消費者囤貨需求提升,消費分化下更多群體對產品價格更為關注。零食專營渠道可為消費者帶來更好購物體驗,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產品品質與購物體驗感的兼顧使得零食量販門店獲得快速發展。


      零食量販系統以低價為核心賣點,通過價格更低的水飲、品牌零食吸引消費者,此類“硬通貨”產品便于消費者比價,利于門店樹立高性價比的品牌形象。從單店模型看,零食量販系統門店面積更廣、產品數量更多,30—40元的客單價低于高端零食門店70元的客單價,但更高的客單數使得門店銷售額更高,各系統日均銷售額一般在1萬元以上。


      零食專營渠道經過早期快速拓店,逐步向外地市場布局。經過初步發展,零食量販系統在局部地區已形成一定規模,各頭部品牌基地市場已有較高飽和度,零食很忙、老婆大人等頭部品牌相繼選擇停止核心區域的新開店動作。2023年各零食量販系統仍保持較高開店速度,加速外埠市場布局。量販零食系統仍有較多空白市場,各大品牌的大部分主要拓展區域各有差異。《報告》預計,2023年仍處于跑馬圈地、提升各區域開店密度的階段。


      《報告》指出,對不同渠道進行橫向對比,不同渠道的消費環境、目標人群不同,渠道的利潤結構及附加效應亦有所差異。通過多元化的渠道布局,企業可在品牌曝光、產品下沉、區域拓展等不同維度獲得提升。


      銷售渠道重塑,多元化布局助力企業發展。休閑零食企業大多處于從區域性向全國化發展階段。從各企業的分地區收入占比來看,大多零食企業的強勢區域收入占比較高,具有較明顯的區域特性。(記者 朱美喬)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