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多家機構發布了2023年一季度家電市場數據。記者走訪各大賣場看到,雖然家電領域有了難能可貴的復蘇,但是尚未達到2019年前的水平,同時,細分賽道表現各異,新興品類層出不窮,但高端化、套系化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在"紅海"中尋求增長,無疑是對企業更大的考驗。
市場回暖可期
今年一季度,雖國內家電市場復蘇趨勢隱約可見。不含3C產品,家電市場一季度的零售額約為1554億元,同比下滑3.5%,但是下滑主要集中于1月,下滑幅度為23.9%,2月和3月則分別同比增長28.1%和0.8%。
另外一個復蘇的跡象,是線下市場逐漸回暖,由于疫情期間,消費者長期居家,導致線下市場萎縮迅速,2020年之前,線下市場零售額長期高于線上市場;2021年,線上、線下零售額"平分天下",各占50%;2022年,線上銷售額以54.4%的占比首次超過線下市場,不過今年一季度兩個渠道再次持平,預計線下市場之后會形成反超。
記者走訪蘇寧、國美等線下家電市場發現,相比去年同期人流量有所提升,不過有商家向記者透露,真正的出貨高峰尚未到來。
一位海爾洗衣機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真正的線下購買高峰還得是"五一"假期或者是"6·18"這樣的重要節點。
該銷售人員稱,"五一"假期以及"6·18"期間,家電的打折方案多來自廠商或者是上級經銷商,折扣力度顯然更大,其他時間點的促銷更多是商場方面組織的返券,"例如購買滿1000元,返給消費者500元消費券,或者是儲值多少錢以后,再給消費者返券或折扣,這樣的優惠感覺更多是一種引流手段,并不如真金白銀的降價更有力度。"銷售人員表示。
家裝需求助力套系化家電增長
誠然,消費季能點燃顧客和商家的熱情,但是對于整個家電市場而言,還是更多依賴家裝需求。
從行業整體市場規模來看,2016-2020年家裝需求呈上漲趨勢,2020年后有所下降,隨著疫情管控逐步放開,家居裝修市場也會得到恢復,預計2023年家居家裝市場規模約為2.85萬億元。
業內觀點指出,家裝需求是消費者主要的購買動機,據奧維云網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中,47%購房者的目的是置換住房,24%的購房者是首次購房,以上兩種都以自住為目的的購房者占71%,是購買家電的主要群體,其余一些購房行為不會過多附帶家裝需求,例如有15%的群體以投資為目的,9%的群體戶口學區為目的,也就難以對家電出貨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家電產業觀察家許意強指出,促銷季更多是拉動一些小家電的出貨,但是對于冰箱、彩電、空調這樣的傳統白電、黑電,家裝市場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因為只有大件產品才有更高的售價,支撐著家電市場的銷售額,反觀小家電則是一種"量高額低"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家裝需求帶動了套系化家電增長。
據IDC最新統計數據,2022年國內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達到2.2億臺,同比持平微漲,全屋智能市場銷售額已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54.9%,未來五年智能家居出貨量將保持15%-25%的高速增長。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向記者表示,套系化家電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增強用戶體驗感,如今的家電消費市場,已不是商家滿足消費者訴求的邏輯,而是商家主動創造需求的邏輯,利用套系化家電產品在線下賣場設置場景空間,能夠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轉自: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