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溫催熱“夏日經濟” 消暑降溫飲品銷售走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02





      今年6月中旬以來,全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打破了歷史同期高溫極值紀錄,由此熱浪催熱了“夏日經濟”,清涼消費推陳出新,五花八門的新式茶飲層出不窮。日前,艾媒咨詢發布數據顯示,今夏消暑降溫飲品銷售走俏,消費者對有“即時滿足”屬性產品的需求性增強。業內專家表示,夏季是人們休假、旅游和消費的主要季節,夏日經濟商業機會抓住了人們對夏季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因此,相關產業可以通過推出符合夏季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銷售增長和品牌提升。


      “冰飲”需求格外旺盛 新式茶飲消費黏性高


      今年,消費者似乎對“冰飲”的需求格外旺盛。以奈雪的茶為例,據公開數據透露,六月初高溫天氣下,奈雪的茶全國門店銷量增長超150%。隨著夏季的到來,商家各出奇招吸引消費者視線“冰吸系列”“冰震系列”成功“戳”在消費者心口上。奶茶、果茶等新式茶飲銷量直線上升。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有24.6%的中國新式茶飲消費者表示未來消費頻率將變高,消費者的需求將持續上漲。新式茶飲消費者黏性較高、購買較為頻繁,每周購買的占比達89.0%;多數消費者花費區間在11—20元,占比達39.9%。消費者喜好的前三茶飲類別,分別是奶茶系列(63.3%)、水果茶系列(62.0%)、奶蓋茶系列(44.8%)。


      艾媒數據表示,隨著新式茶飲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品類不斷創新拓寬,消費者對新式茶飲的熱情持續上升,預計2025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達到3749.3億元。


      除了新式茶飲這類現做飲品外,軟飲料銷量亦呈現上升趨勢。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作為日常消費頻率高、即時性需求強的產品,飲料購買依然以線下為主(67.3%)。在飲料品類方面,2022年的中國飲料消費者經常喝的飲料品類較多,主要為包裝飲用水(62.7%)、碳酸飲料(55.0%)、奶制品(54.0%)和氣泡水(42.0%)。


      無糖少糖成首選 控糖趨勢愈發明顯


      在夏季走俏的各式清涼消暑降溫飲品中,無糖、少糖成大多數消費者點單首選。


      隨著國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的不斷升級,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已是大勢所趨,無糖、低糖食品飲料更受消費者青睞。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規模增長態勢顯著,無糖化、低糖化漸成全球健康飲食新標準。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2022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2.6億元飆升至199.6億元,預計2023—2027年將持續放量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748.9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普及,控糖趨勢愈發明顯,品種豐富的無糖飲料正逐步成為飲料市場重要的新生主力品類。


      “消暑三件套”受歡迎 即時零售消費習慣養成


      隨著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養成及即時配送業務推出和資源開放,消費者對消暑商品“即時滿足”的需求越來越強。“晚上8點后是雪糕、冰飲、冰啤酒‘消暑三件套’訂單高峰期。朋友聚會啤酒突然不夠喝、吃夜宵突然想喝冰啤酒等即時需求,成高頻購物場景。”美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6月以來,美團外賣平臺上,冰淇淋、雪糕銷量較去年增長7成左右,冰鎮飲料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00%。美團數據顯示,冰鎮飲料、啤酒、雪糕等避暑降溫產品銷售火爆。即時零售消費習慣養成帶動即時零售行業規模上升。艾媒咨詢數據預測,2023年中國即時零售整體行業規模將達7530億元,行業整體具有強勁增長動力和較大發展空間。隨著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養成,即時零售渠道啤酒配送方便快捷、即時飲用的特性得到市場驗證。艾媒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啤酒市場規模為1645億元,其中即時零售渠道啤酒業務增速遠高于其他渠道。預計2023—2025年,我國即時零售啤酒市場將保持30%以上的增速,成為拉動啤酒市場上升的新增量。(羅晨)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