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協力促家居消費 數萬億級市場迎綠色風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1-23





      “綠色家居探索不止”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指出,中國家居市場規模巨大,預計2025年達到約5萬億元,2030年達到約7萬億元,其中綠色化成為行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和增長點。嘉賓同時指出,隨著《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等政策的不斷落地,相關協會、企業等各方的共同推進,綠色家居產業的轉型升級還將進一步加快,推動家居消費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


      論壇嘉賓表示,近年來,家居產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產品品種和結構不斷優化,消費場景不斷豐富,供需循環更加暢通,家居消費已經成為僅次于汽車的家庭第二大支出。工信部之前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家電、家具、照明、五金四個重點行業規上企業的營業收入3.6萬億元。其中,綠色需求快速增長,成為家居消費的重要增長點。以建材市場為例,在行業下行壓力下,2022年,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同比增速達20%以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增長既是市場機遇,也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家居企業,都越來越重視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方面的要求。”浙江升華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建忠在論壇上說道。他表示,對行業而言,“雙碳”已經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事實上,綠色化也是政策支持方向。2022年,工信部、商務部等六部門啟動了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并在浙江、山東、天津、四川、湖南、廣東、福建等多個省市開展了試點活動,進一步加大綠色消費、綠色建材下鄉力度。


      今年7月,商務部等13部門發布《若干措施》,提出4方面11條政策舉措。“總的考慮是,以綠色化、智能化、適老化為‘發力點’,提升供給質量,創新消費場景,改善消費條件,優化消費環境,疏堵點、解難點、治痛點,促進家居消費恢復和升級。”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此前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道。


      記者注意到,《若干措施》第一條便提出,完善綠色供應鏈。文件中提出支持家居企業開展綠色制造,加強綠色家居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健全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居民購買綠色家電、綠色家具、綠色建材等綠色家居產品給予支持,大力發展綠色家裝、裝配式裝修等具體舉措。


      面對市場需求和政策方向,論壇上的業界人士提出,家居消費涉及領域多、上下游鏈條長、規模體量大,需要協同發力,進一步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也為家居消費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供給。


      論壇上還發布了中國林產工業“雙碳”戰略倡議暨莫干山家居“雙碳”戰略行動指南(下稱“行動指南”)。行動指南提出,通過建立企業碳中和全供應鏈碳管理體系、引領供應商減碳降碳、推進產業鏈協同降碳、加大回收木材的采購與使用等渠道,打造綠色供應鏈和強化產業鏈降碳。


      行動指南還建議,行業積極參與“雙碳”標準體系構建研究與產業實現“雙碳”目標急需重要標準研制,積極實施產品碳標簽,推動全社會綠色消費。


      對于具體推進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原所長蔣劍春認為,在“雙碳”背景下提高能源可再生的比例,技術創新是第一破解之道。要充分發揮已有優勢,推進產業的綠色發展、創新和轉型升級。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代秘書長陳天全建議,行業要加強綠色技術研發和創新,積極和國內外科研單位合作,利用好各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實驗室、孵化器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對接國際標準,積極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制定,靈活應用各種資源和途徑,為綠色經濟注入新動力;還要將推動企業積極履行綠色環保責任,積極打造綠色供應鏈,探索數字化賦能的綠色供應鏈生態管理新模式。


      行動指南也為企業提供了方向和指引。趙建忠表示,行動指南對企業的減碳降碳行動要怎么做、要做到什么程度,都要有明確的規范。“當前,我們已經有計劃地開展了產品的碳足跡認證,對生產工藝和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并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行動指南的發布,能夠為行業提供參考,讓更多企業提高‘雙碳’行動效率,少走彎路,共同來推動全行業的綠色、低碳和可持續方發展。”(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