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產品迎來旺銷 冷空氣吹熱“暖經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18





      隨著冷空氣來臨,多地氣溫持續走低。即時配送訂單猛增,取暖類電器、保暖服飾銷量激增,火鍋、熱飲的需求持續升溫……在消費市場,這股冷空氣吹熱了“暖經濟”,帶動衣食住行等行業的冬季產品迎來消費旺季。


      整體備貨量、補貨頻次增加


      即時配送訂單猛增


      12月13日上午11時左右,北京迎來強降雪,叮咚買菜通州梨園站的站長詹建和員工們卻無心欣賞雪景,為了處理蜂擁而至的訂單,他們忙得腳不沾地。據介紹,該站點比平時增加了7位員工,5位負責配送、2位分揀打包,每個配送小哥預計每天送100單左右。早高峰訂單量大,詹建為此還提前準備了一輛三輪車,每趟能多送20多單,既提升了送貨效率,還能防滑。


      為了盡可能滿足用戶需求,從業者也設法在寒冷天氣中摸索作業經驗。閃送員胡師傅一大早就送了3個訂單,對于一些對保鮮有要求的食品以及在過冷溫度下容易產生不穩定狀況的電子設備等物品,他都會提前裝入閃送的保溫箱中。


      “有不少訂單是前一天晚上下單的。第二天我們一上班就開始接單配送,盡量讓配送員到店就能取走。”據正大優鮮國美第一城店店長介紹,這幾天門店的線上訂單量漲幅很大,單是京東到家渠道訂單量就翻了不止3倍。


      根據京東到家統計,本輪寒潮降雪天氣以來,北京市民需求量最大的是蔬菜、雞蛋、肉類、糧油米面,其需求環比上周增長均超過了20%。其中,羊肉需求增幅引領肉類,消費量增長了120%。


      北京居民愛在下雪天吃涮羊肉,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生鮮電商火鍋品類的消費熱度。據了解,叮咚買菜的預制菜備貨量增加了2.5—3倍,叮咚大滿貫羊蝎子火鍋、豬肚雞火鍋及酸菜白肉火鍋等有料鍋底較為暢銷。由于12月14日北京也是降雪天氣,用戶單次購買的商品數量也在增加。據詹建透露,目前站點的客單價已經超過了100元,上漲超過30%。


      在供給端和履約端,電商企業均進行了充分準備。京東到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沃爾瑪、永輝、正大優鮮在內的超市、便利店,已增加整體備貨量和補貨頻次。北京通州果蔬倉目前也在積極備貨中,該倉庫負責叮咚買菜北京區域的果蔬包裝預處理工作,產能相較于平時增加50%,日均增加40余名員工保障生產。


      熱飲銷售量持續走高


      暖胃暖心成餐飲消費熱點


      隨著寒潮的襲來,入冬后,不少網友都熱衷于分享“入冬第一頓火鍋”,不管是川渝火鍋還是銅鍋涮肉,這一入冬的“儀式感”帶動火鍋店生意持續走旺。


      據紅餐品牌研究院與聚慧餐調發布的《火鍋品類發展報告2023》顯示,全國火鍋相關企業數量達到了41.6萬家,同比上漲了10.3%,火鍋頭部企業如海底撈等扭虧為盈;同時也有一批新勢力火鍋品牌崛起,火鍋賽道的競爭愈演愈烈。


      除了線下門店,在家點火鍋外賣也隨著冷空氣的到來而不斷升溫。在各個外賣平臺,搜索“火鍋”后出現的火鍋食材、器具一應俱全。相較于線下店,火鍋外賣的價格更低,因此成為不少消費者冬天里的餐飲選擇。此外,火鍋底料、電煮鍋、小火鍋等也進入了消費者的購物車。


      與火鍋相同,“冬季的第一杯奶茶”同樣能為年輕人帶來“儀式感”。“入冬后喝什么”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社交軟件熱門榜單,享受5G沖浪的年輕人紛紛曬出手中的冬季熱飲。


      記者了解后得知,入冬以來,消費者對熱飲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喜茶相關數據顯示,寒潮預警發布后的三天內熱飲銷量同比增幅達40%,在北部、中東部等大幅度降溫區域,喜茶門店熱飲銷量環比增幅最高近160%。


      茶百道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11月開始,冰飲果茶的需求量就有所減少,奶茶類熱飲相對增多,近期新上市的紅氣桂棗奶茶、洛神山楂莓等冬季新品銷量逐漸上升。


      除了各大奶茶店推出新品外,庫迪咖啡、COSTA等咖啡品牌也都適時推出了燕麥拿鐵等產品吸引消費者。記者注意到,庫迪咖啡的菜單上,僅當季新品就多達五款,且都是冷熱可選產品。


      此外,便利店也開啟了熱飲銷售“大戰”。過去,飲料在冬季的銷量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彌補這一損失,暖柜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便利店的醒目位置。暖柜內,無論是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巨頭品牌,還是農夫山泉這樣的本土品牌,都推出了熱飲產品。


      “冷”商機催生“暖”產品


      低成本“取暖神器”熱銷


      寒潮影響下,作為有著鮮明季節屬性的品類,取暖產品市場開始升溫。


      一方面,入冬后,驟然而來的寒潮使保暖服飾成為線上消費爆款,銷量喜人。今年,九江羽絨服產業帶商家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45%,滄州棉服產業帶商家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76%,廊坊家居服產業帶商家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7%。


      “最近訂單多到縫紉機都踩壞了十多臺。”山東淄川服裝城金鑫魚服飾商行負責人董維明沒想到,突如其來的寒潮讓公司30萬件花棉襖庫存被一掃而空,很多消費者把軍大衣、花棉襖當成羽絨服平替來消費。“就在幾天前,一位來自濰坊的主播,在1688平臺下單的當天,直接雇人開來兩輛九米六的大掛車,停在工廠門口‘搶貨’。”董維明說道。


      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取暖神器”受到消費者喜愛。


      12月7日,記者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家電專區看到,前來咨詢購買取暖設備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一家店鋪老板告訴記者:“今年,辦公室取暖器成了熱銷爆款,除了傳統的電熱暖氣、暖風機、‘小太陽’外,一些加熱桌墊、自帶加熱功能的小茶幾,甚至是發熱鞋墊等,都成了大家的‘心頭好’。”價格方面,記者看到,普通的取暖小電器都在百元以內。根據產品種類、體積大小、輻射面積以及智能化的不同,也有幾百元到幾千元價格不等的產品。


      記者也隨機采訪了部分消費者對于取暖小電器的看法。“取暖小電器主要還是用在辦公室多一些,辦公室的暖氣相比來說差一些,更能用得上這些取暖設備。由于辦公室是公共場所,所以我選擇購買的時候除了看價格和功能外,安全性也必須要考慮。”有消費者說。


      除了取暖小電器外,一些家用類型的取暖小設備也同樣銷售火爆,同時消費者也更注重發熱效果、耗電程度。在某電商平臺,記者在取暖設備榜單上看到,地暖墊、烤火箱、電熱毯、電油汀、加熱踢腳線成為熱銷爆款,而消費者咨詢最多的問題則是:是否省電?“冬季的取暖設備就和夏季的空調一樣重要,許多人在選購空調的時候對各種參數性能了如指掌,卻忽略了選購取暖設備時應該注意的事項,導致花了冤枉錢。其實,在家里一樣可以做到低成本取暖。”消費者趙女士說道。


      記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不少以“石墨烯”為主要材料的發熱設備。記者咨詢了某電器品牌銷售人員,對方告訴記者:“我們注意到,最早的電熱器使用的是發熱管在短時間內遠紅外發熱的原理,而目前比較火的石墨烯遠紅外技術,電熱轉化率高、發熱更加均衡。”此外,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是否節能省電是消費者比較重視的賣點,“一般的電器生產廠家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生產設備的時候加入了智能恒溫芯片,當達到設定的溫度時,取暖器就會停止加熱,達到節能效果。”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鐵崗表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個人消費能力影響民眾的消費。隨著天氣逐漸變冷,民眾消費觀念不斷升級,眾多商家緊跟消費需求,抓住“冷”商機,將“暖”產品帶入民眾生活,也讓“冷季消費產品”在冬日里持續升溫。


      堆雪人、設置藝術燈光


      北京商業靈活應對大雪


      大雪為商業增添了氛圍感,也考驗著企業的應變能力。12月13日,記者走訪北京各大商圈看到,多家商場鏟雪的同時,還將雪做成了裝飾,保障消費者安全逛街,也營造了應季的消費氛圍。針對大雪天氣的低溫、地面濕滑等問題,北京各大購物中心更是在后勤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推出了多種應急方案,保障場內供暖、督促商戶加大備貨量,保證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大雪期間,北京商業項目通過堆雪人等方式,營造了濃厚的商業氛圍,雪人成為商業項目的亮點。位于王府中環的西區草堂,工作人員將積雪堆成了雪人,與旁邊的冰場相得益彰。與此同時,商城一層中庭打造了藝術裝置,獨特的造型吸引了眾多消費者拍照打卡,場內的品牌也將冬季新款擺在櫥窗,配合冰雪裝飾營造濃厚的冬季氛圍;北京清河萬象匯、西三旗萬象匯則在戶外廣場及中庭放置了燈光藝術裝置。


      位于門頭溝區的檀谷慢閃公園“變身”為冰雪樂園,記者看到,一些店鋪門口堆放著形象各異的雪人,配合雪景做了諸多裝飾。據介紹,檀谷慢閃公園將打造300平方米冰場、超大雪滑梯,超級植物幸運鵝藝術展也將同步上線,營造冬日氛圍。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表示,應景的布置有利于吸引消費者,通過冰雪相關的裝置與雪天天氣搭配,使得場內氛圍十分和諧,為消費者制造到場的理由。


      冬日裝扮為商場引流,充分的保障也使得商場能夠正常運營。記者從西單大悅城了解到,目前,為保障消費者安全,西單大悅城已加強巡查,安排人員清掃四周人行主干道的冰雪,做好融雪劑、掃雪鏟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并預防高空墜落冰錐等情況。


      在商業方面,西單大悅城工作人員表示,自上周降溫以來,西單大悅城及場內各零售、餐飲品牌均提升相應產品儲備,零售類品牌相關商品供應占比從30%提升至50%、餐飲類商戶相關原料配備提升20%。為應對市場旺盛需求,商場服務臺還將提供傘具一周內免租供應服務。


      中糧·祥云小鎮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障商圈正常運營秩序與顧客出行安全,商圈內各餐飲商戶及fudi會員超市采購方已提前做好配送預案,保證暴雪天氣發生時商品也能正常到貨。此外,場內易滑區域鋪設了防滑地墊,擺放“小心地滑”提示牌;各主入口撒融雪劑、各道路進行掃雪鏟冰作業,最大限度減少雨雪天氣給顧客帶來的影響,保障購物環境安全有序。


      芳圓里ID MALL今年新增的熱循環暖風系統派上了用場,供暖設備全部運作,保證商戶正常經營。BOM嘻番里及時清掃積雪,定時巡查通風區域,做好防雪防寒工作,部分餐飲商戶推出暖冬套餐供消費者選擇。某冰場負責人表示,“經過一夜大雪,冰場會優先清理積雪,以保障正常營業;小雪不影響滑冰,反而增添浪漫氛圍。”


      冬季天氣寒冷,商場要通過品質服務及匹配的商品選擇才能“聚客”。楊青松認為,存量商業的競爭要求服務細節化,項目方可以提供冬季車輛清潔等服務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商場也要結合季節適當搭配商品,抓住機會增加場內銷售。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